2024年,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4萬件,同比增長14.5%;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81.57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894件;有效商標注冊量54.4萬件,四項指標均居山東省首位……4月25日,青島市政府召開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青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增至290家,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達149家,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引擎。
作為衡量城市創新能力的“晴雨表”,青島知識產權創造呈現量質齊升態勢。2024年完成版權作品登記11萬件,同比增長37.5%;出版圖書5577種(次);新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39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個;11個主要農作物品種通過審定,104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獲登記。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顯著增強,累計培育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7家、制造業單項冠軍39家、工業設計中心10家,覆蓋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形成“硬科技”產業矩陣。
在推動知識產權“走出實驗室”方面,青島市構建起全鏈條轉化體系。市場監管部門完成24所高校院所2.2萬件存量專利盤點,開放許可登記354項,推廣高價值專利800余件,通過路演推介促成產學研精準對接。青島自貿片區發布首批《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供需清單》,涵蓋的項目市場價值總和超億元,單個最高達2000萬元。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482項,其中51項獲省級認定,帶動產值118億元,同比增長54.6%。青島市科技局布局的百項關鍵技術攻關中,21項入選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推進7個制造業創新中心突破共性關鍵技術50余項,發布創新產品900余項。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青島市創新推出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模式,全年為108家企業融資4.18億元,讓“知產”真正變“資產”。
知識產權的生命力不僅在于創造,更需強有力的保護體系護航。青島市高標準建成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躋身全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市、區兩級成為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地區。2024年,青島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知識產權案件608件,農業農村部門查辦種業違法案件129起。司法保護同步發力,全市法院審結全國首例涉游戲軟件編輯器著作權糾紛案,檢察機關辦理知識產權案件239件,仲裁機構解決爭議標的超1200萬元案件,形成行政、司法、仲裁協同保護格局。
當前,青島市正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示范城市為目標,深化制度創新,通過推進專利開放許可、產學研協同創新等機制,加速PCT國際專利布局,助力企業參與全球技術標準制定。未來,青島市將持續優化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標準保護體系,推動知識產權深度融入產業升級與城市轉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