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商丘訊(張騰 陳臣 韓興)鄉村文明幸福,百姓安居樂業。“文明幸福星”的創建工作與百姓生活的文明指數、幸福指數密切相關,備受群眾關注。今年以來,商丘市梁園區水池鋪鎮緊緊圍繞“文明幸福星”創建目標,創新工作方法,做好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振村民精氣神、煥發文明新氣象。
抓移風易俗,引領文明鄉風。他們充分發揮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為基本形式,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定期開展“文明家庭”“敬老孝老”“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好鄉賢”等評選活動,積極倡導文明、健康、和諧的鄉風文明。此外,他們還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級文化廣場等場所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公民道德知識,扎實開展理想信念宣傳教育,在全鎮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家庭和諧、鄰里和諧的好風尚,營造文明幸福的良好氛圍,讓文明新風吹進家家戶戶。
抓志愿服務,增進民生福祉。依托鎮村黨員干部隊伍,建好黨員干部理論宣講隊、志愿者文明實踐隊等隊伍,著力打造服務群眾、貼近群眾的“志愿服務圈”,實現群眾的自我服務和互助服務,形成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讓文明幸福的“志愿紅”滲透到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
開展文化娛樂活動,提升幸福指數。21個行政村充分利用村內現有文化設施,鼓勵群眾利用農閑時節自發舉辦廣場舞比賽、戲曲表演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了讓村民自己成為文化活動的主角,堅持“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組織開展舞蹈、保健、音樂,戲曲、養生等主題培訓,通過集中授課、現場教學、互動交流引導群眾從“觀”到“學”,讓群眾從文化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如今,村里是民風淳樸,到處都是‘高顏值’,晚飯后,廣場內,村民們便跳起了廣場舞,生活有樂趣,別提的開心!”說起村里現狀的生活,張屯村黨支部書記施東亞一臉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