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綠
梨花風起清明時
為扎實做好清明節期間
森林防火工作
降低森林火災風險隱患
武安市多措并舉、多管齊下
以“一站+三防”
基層森林防火體系
切實筑牢清明防火“安全網”
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視頻監控里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鄉里各個林區情況,若出現上山燒紙、點火等違法行為,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并出動制止。”在管陶鄉森林防火工作站,黨旗高高飄揚,防火工作站牌子清晰醒目,站里各式防滅火“武器”也一應俱全,護林員正在紅外視頻監控系統平臺查看管陶鄉林區的實時監控狀況。森林不能起火,必須做好第一道防線,今年,管陶鄉高標準建設防火工作站,構建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派專人24小時值班值守,做到預警監測全覆蓋,為清明節有效防止森林火災打造了最堅強的一線堡壘。
管陶鄉防火工作是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一個縮影,也是基層森林防火體系的重要體現。武安市共有22個鄉鎮和1個工業園區,其中有17個鄉鎮為防火重點鄉鎮,森林防火任務艱巨。鄉鎮防火工作是全市防火體系的重要支撐,為做到措施有力、保障到位,我市將17個防火重點鄉鎮劃分為17個防火區,并建立完善高標準鄉鎮防火工作站。市林業局經多次探索,挑選責任心強、身強體健,具備一定組織能力和業務能力的骨干村級護林員集中到鄉鎮防火工作站,每個防火站配備3名護林員和專業防火裝備,并與林業局火災預防中心上下聯動,扎牢基層防火防線。
針對當前時節,風干物燥,春游、祭祀等活動人員增多、森林火險等級持續居高的狀況,市林業局多次召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議,采取各項措施全面壓實防火責任,筑牢防火安全屏障,確保全市森林防火安全。
市林業局以火災預防中心為“神經中樞”,通過對全市林區視頻監控,24小時不間斷排查隱患,隨時掌握火情動態,及時報送火情信息,確保森林火災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同時,針對森林防滅火中“防”力偏弱的問題,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林長組織體系優勢,建立起“3093名林長+1180名護林員”的林長制網格,并在每個鄉鎮組建30人的半專業撲火隊,織密人防網絡;在省市縣等界限地帶和重點山場、林區,推進建設森林防火道,打通阻隔帶、開辟應急路、建設取水點、配備物資庫,筑牢物防基礎;專門建成4個通訊基站,購置500部對講機配備到基層防火人員,實現全市防火人員通訊全覆蓋。購置50架監測無人機配備到村,并對基層一線人員開展培訓,利用無人機和實景三維技術優勢對重點林區開展巡防巡護,實現全市空中巡查。
在重點林區原有紅外視頻監控攝像頭基礎上,新增攝像頭43個,全市監控攝像頭達到156個監控探頭,實現全天候巡查值守。通過以鄉鎮防火工作站為主體的“一站+三防”基層森林防火體系,將防火力量向基層傾斜、措施向一線延伸,將“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聯動,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和森林資源安全。
除此之外,市林業局堅持常態化多措施開展防火宣傳活動,強化群眾防火意識,營造濃厚防火氛圍;組織鄉鎮在景區入口和重點山場路口,設立防火檢查站,堅決制止祭祖“燒紙”等非法用火行為;督導鄉鎮、景區半專業隊伍認真做好早期火情處置準備,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夠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撲救工作;購置背負式風力滅火機、油鋸、割灌機、二號滅火工具,細水霧滅火機等,提升鄉鎮半專業消防隊伍裝備;狠抓清明節、“五一”、國慶節等關鍵節點森林防火,確保森林資源安全等。
造林一輩子,毀林一下子
森林火災是森林資源的重要“殺手”
在此提醒大家
清明文明祭祀
嚴防森林火災
(郭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