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蔬菜播種總面積81.73萬畝,形成了“三個百里蔬菜示范帶”中藥材種植面積50萬畝,形成了“一區一帶”格局
水果種植面積82萬畝,形成了蘋果、梨、葡萄等三大特色水果基地
啟動大外環內種植結構調整戰略,打造8萬畝油菜花海
邢臺日報訊(記者武健)12月20日,記者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邢臺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不斷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截至目前,已形成“三個百里蔬菜示范帶”、中藥材產業“一區一帶”格局和蘋果、梨、葡萄等三大特色水果基地。
目前,全市蔬菜播種總面積為81.73萬畝,形成了“三個百里蔬菜示范帶”,即環邢臺市區精品蔬菜帶、106國道高效蔬菜產業帶和308國道食用菌示范帶,示范帶蔬菜種植面積占全市蔬菜總面積的60%以上。目前,蔬菜產業已成為全市農民自主投入最多、效益最好的主導產業。
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保持在50萬畝,在產業區域分布上,形成了“一區一帶”格局:一區是東部平原產業區,以巨鹿為核心,主要種植金銀花、枸杞等,面積20萬畝;一帶是西部太行山產業帶,以內丘縣、邢臺縣為核心的中藥材復合種植帶,該區域中藥材種植資源豐富,有酸棗、王不留行、決明子、黃芩、柴胡、荊芥、瓜蔞、板藍根等50多種,面積24萬畝。“一區一帶”中藥材產業輻射帶動南和、清河、柏鄉、臨西等縣中藥材協同發展。
全市水果種植面積為82萬畝,逐步形成了蘋果、梨、葡萄等三大特色水果基地,分別是:以邢臺縣、內丘縣、沙河市、臨城縣為重點的優質蘋果基地;以威縣、寧晉縣為重點的梨基地;以威縣、柏鄉縣、廣宗縣為重點的葡萄基地。
全市棉花種植面積為120.2萬畝,主要集中在以威縣、南宮、廣宗為重點的傳統優勢區,面積、產量均居全省第一。
此外,邢臺市啟動了大外環內種植結構調整戰略,今后,大外環內將不再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作物,改種觀賞植物或高附加值作物,打造五彩田園。今秋,大外環內共種植油菜8.73萬畝,其中橋東區2.88萬畝,橋西區2.75萬畝,邢臺縣3.1萬畝。按照計劃,邢臺市將利用今冬明春時間,做好春季大外環內油菜觀光點位選擇、線路打造、相應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民俗展示等工作,將我市8萬畝油菜花海打造成城市近郊觀光旅游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