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日報訊(記者孫建偉 通訊員劉張焱)3月3日,從市城管局了解到,邢臺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協同推進、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加快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總目標。
今年年底前主城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方案》明確了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及時間安排。2020年,市主城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橋東區、橋西區、市開發區至少有1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至少建成2個分類示范社區。選擇一批縣城開展試點。
2022年,市主城區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2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所有縣城啟動生活垃圾分類。2025年,市主城區基本建成全程分類和處理系統。各縣城的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和居民社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0%以上。
垃圾分類在全市域推行
《方案》明確,垃圾分類工作將在全市域推行,并在市主城區(包括橋西區、橋東區、市開發區、邢臺縣)率先推行,主要涉及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及居民社區。
《方案》要求,遵循國家、省級分類方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實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類標準,按照可回收垃圾藍色、有害垃圾紅色、廚余垃圾綠色、其他垃圾黑色的標準統一分類垃圾袋、垃圾桶站、垃圾箱房顏色,垃圾分類目錄與全省統一。鼓勵有條件的單位、社區對可回收物再細化分類。
《方案》提出,為加快實現垃圾分類的工作目標,邢臺市將實施統一分類標準推進源頭減量、推進源頭分類、規范分類投放、規范分類收運、增強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強化示范引領、促進習慣養成、建立激勵機制等9方面工作任務,并明確了主體責任單位和監督指導單位。
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獎勵激勵機制
根據《方案》,邢臺市將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獎勵激勵機制,推行社區“紅黑榜”、街鎮“排名榜”、市區“績效榜”,鼓勵通過積分兌換獎品等形式,激發群眾分類投放熱情。
同時,突出教育前置,2020年,實現垃圾分類進教室、進教材、進課堂,并在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時尚學校”“垃圾分類時尚小明星”等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給予適當獎勵,逐步建立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使垃圾分類真正成為全社會的“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