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日報訊(王聚芬)從石漠化荒山到山坡田地,從廢棄礦山到亂石河灘,從道邊路旁到村莊,邢臺縣一場植樹造林大會戰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一株株樹苗扎根生長,一點一滴為綠“充值”。
“今年,邢臺縣造林綠化工作著力實施‘雙十’工程,實施淺山丘陵區綠化、交通干線廊道綠化、河道兩側沿岸綠化、種植結構調整造林、村莊綠化美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封山育林、飛播造林、森林撫育等十大造林工程,新植1000畝以上片林10處,推行工程化造林,確保造林成效。”該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劉文學介紹說,年內全縣將完成營造林面積19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5萬畝,封山育林5萬畝,飛播造林8萬畝,森林撫育2.5萬畝,到2020年底,全縣森林覆蓋率將由2019年底的49.1%提高至50%以上。
圍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邢臺縣謀劃“一區兩沿三提升”的造林綠化工作思路,一區即淺山丘陵區;兩沿即沿交通干道、沿河道兩岸;三提升即縣旅發大會沿線提升、村莊綠化提升、種植結構調整提升。該縣還將造林綠化工作與種植結構調整相結合,與非法采砂采礦專項整治相結合,與大氣污染治理相結合,與項目建設相結合,與人居環境提升相結合,與太行山大景觀相結合,圍繞淺山丘陵區、河川、交通干線、環市、環村、種植結構調整,植綠、護綠、增綠,不斷擴大生態建設規模,切實筑就綠色屏障,厚植生態底色,扮靚七彩太行,真正讓綠色成為邢臺縣高質量趕超發展的主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