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日報訊(李博 孫瑞超 劉曉英 張鑫)隨著我市加快恢復經濟社會常態化運營,各大醫院已逐漸恢復正常診療秩序。
正常開診門診量恢復七成以上
3月25日,記者在市人民醫院看到,所有的進口和住院部、病區均設置了預檢分診臺。分診臺工作人員為前來診療的患者及家屬測量體溫,并為患者填寫預檢分診調查表。
門診樓里,看病的市民不少,但秩序井然。患者和家屬可正常掛號、繳費、檢驗、拿藥。在兒童保健科,來自臨西的劉女士帶著6歲的孩子前來問診。劉女士說:“孩子晚上睡覺反復哭鬧,現在醫院正常診療,趕緊過來看看。”
門診部主任文武斌說:“目前醫院門診量正逐步上升,恢復到七成以上。除口腔科開通急診,其他門診均已開放。消化、內分泌、皮膚科等科室患者較多,需提前預約。”
在市一院、市七院,所有門診、臨床醫技科室全部正常開放運行。市一院各門診診室、檢查科室前,有專門的導診人員維持看診秩序,引導患者按序就診。
不用排隊提倡提前預約,分時段就診
“動動手指,預約掛號看病,不用排隊等待!”3月25日,因為提前進行了預約,55歲李女士在市七院只用了十幾分鐘就完成了復診。
“倡導通過網絡預約。”市七院工作人員說,為避免扎堆,該醫院安排預約患者分時段、分批次到相應的專科就診。該院在線免費咨詢、預約掛號率同比往年提升79%。
11時,在市人民醫院,預約做CT的人很多,但通過分時段預約,患者預約時間精確到30分鐘,現場秩序井然。該院提倡非急診患者提前預約掛號,通過手機微信預約、電話預約等方式分時段就醫,以減少人員聚集。
同時,各醫院開通了“線上咨詢”,遠程提供醫療服務。當日15時43分,記者登錄市人民醫院的“在線咨詢”,看到共有256名醫生在“線上”值守,為市民提供咨詢和診療服務。
各類手術正常運轉急危重癥患者有“綠色通道”
3月25日,56歲的張先生突發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往市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醫生已經做好術前準備。30分鐘后,開通了患者閉塞的血管,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近一周,市人民醫院順利完成急診PCI共50臺,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85歲,最短用時14分鐘,平均用時48.5分鐘。
針對急危重癥患者,市一院實行以“優先搶救、優先檢查和優先住院,與醫療相關的手續后補辦”為原則,為其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
目前,各醫院專家門診、醫技檢查、各類手術均正常運轉,特別是針對急危重癥患者,各醫院加強技術力量,開通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