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日報訊(記者張鑫 通訊員霍笑楠)“通過志愿服務既能幫助別人,又能通過儲存公益積分的方式,置換自己需要的服務。這樣的志愿服務有吸引力。”日前,臨城縣總工會志愿者路會霞告訴記者,她經常到家庭經濟條件困難、肢體殘疾的張俊紅老人家開展幫扶活動,公益積分已經達到320分。將來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就可以用積分來置換。
近日,臨城縣總工會倡導并聯合多家愛心組織開展“公益儲存”活動,以公益服務平臺為依托,養老助老服務為重點,組織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把開展公益活動的時間作為“積分”納入公益平臺的“時間銀行”進行存儲,待志愿者需要幫助時用來置換他人的公益服務。參加公益活動的時間越長,“儲存”的積分越高,獲得的服務越多,形成公益活動“今存明用”的良好循環。
為了促進“公益儲存”活動開展,臨城縣還專門建立了智慧公益服務平臺,實現志愿者與受助人之間的精準對接。該平臺將志愿者可提供服務的信息錄入數據庫,可根據受助人的不同需求進行匹配。平臺還對接了該縣餐飲、醫療、藥房、保潔、法律等不同機構的服務熱線,可以根據受助人不同需求開展上門服務。“如今,在平臺注冊的志愿者已有近百人,并在不斷發展壯大中。”縣智慧公益服務平臺負責人武占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