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晚報訊 “停車規范了,路面修補了,私搭亂建的菜園沒了,空間得到合理利用,我們小區環境有了翻天覆地得變化”……日前,家住信都區中興街道中信社區冶金生活區的的王大爺,說起小區環境變化感觸很多。
在冶金西生活區,路面干凈整潔,小區南側路段,兩位工人師傅正在對損壞的路面進行修補,附近保潔人員正在清洗垃圾箱。
冶金生活區,有4430戶,16000余人口,最早的居民樓建于1958年,已有62個年頭,基礎設施陳舊。自本市開展創城活動以來,修補路面、施劃停車位、梳理線纜、清理垃圾死角等一系列措施使冶金生活區的環境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來到冶金東生活區,規范整齊的車輛依次停放,干凈整潔的路面令人欣喜。小花園里,三五位老人聚在一起嘮家常、下象棋,旁邊幾位小朋友正在嬉戲玩耍。
“看看現在小區環境衛生有了很大提升,每天都有新變化。進出小區看著也舒心。”在此生活了30年的居民張阿姨說,“過去我們小區的管理比較混亂,自從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小區居民文明意識在不斷提高,樓道堆積雜物的人少了,隨手丟垃圾現象不見了,甚至看到路邊有雜物,居民還會主動俯身撿起。”
中信社區第一負責人趙運國介紹,冶金生活區點滴的環境變化,離不開黨員志愿者以身作則和日常的創城宣傳。讓居民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創城,參與創城,共同建設好,維護好自己的家園。(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孫彩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