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盛世莊園摘葡萄
犇鑫養牛場一角
金銀花采摘現場
牛城晚報訊 初秋的清晨,涼風習習,清河縣清涼江畔,一片樹林長勢煞是茂盛。
林蔭下,年已七旬的連莊鎮西趙莊村崔自華老人時而彎腰拔除林下的雜草,時而仰手砍除樹干長出的椏枝,不時還哼上幾句小曲……面帶幸福微笑的他,三年前還是村里的一個貧困戶。
早些年,老崔和老伴單靠耕種3畝地過日子,忙乎一年也就收入3000元。“自從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每年能得到流轉費2400元?,F如今,還在合作社長年打工,管護著這片景觀林,每年能掙1.2萬元的工錢。”老崔笑著說,自己從此與貧困二字“拜拜”了。
像老崔一樣,連莊鎮的不少農民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讓土地規?;洜I起來。提起這件事,鎮黨委書記欒高峰說:“土地流轉前,政府已經搭好相關平臺,比如鋪設油路、駕設輸電線等。”
他介紹,鎮里先后投資5600多萬元,使規劃的3.5萬畝的現代農業園區實現了區內道路、電力、排灌等方面的配套。在此基礎上,通過招商和鼓勵當地有一定實力的農民投資,陸續建立了25家種養合作社,使全鎮的土地規模化經營健康順利發展起來。
趙玉芬是盛世莊園的創辦人。曾經,她在石家莊做空氣凈化設備銷售生意,聽到連莊鎮招引農業投資項目的消息后,兩次來這里考察,便把心拴在這里了。
“投資2000萬元,在清涼江沿岸流轉了2000畝土地,興建起了包括千畝木材、景觀林,百畝葡萄采摘園,無害化雜糧、蔬菜園,還在林下飼養羊以及鵝、鴨……”她說,千畝林海就像一個天然大氧吧,成為吸引休閑鄉村游的熱點。
“土地規模化經營讓我們捧起了‘金飯碗’。”在犇鑫養牛場,正在給牛添草料的劉長今感慨。他老伴六年前患腦血栓留下后遺癥,成了一個藥罐子,家庭因此返貧,常為老伴買藥犯愁。把7畝地流轉給犇鑫養殖場后,他還在場里打工喂牛,每月有2100元的固定收入,逢年過節還享受雙倍的工資,現在家里生活改善了,手里也不缺錢花了。
在垂耀家庭農場,高裴村66歲的徐俊立正在為夏播玉米鋤草松土。他說:“活兒不累,工錢不少,月工資有2600元哩。”農場主王垂耀說,這個家庭農場有680畝耕地,常年在農場打工、季節工共有80多人,每年給打工的農民所開工資就達40多萬元。
西野莊村一片盛開的金銀花地,花開香氣陣陣襲來。該村黨支部書記齊金剛認為,要加快農民增收的步伐,必須著眼高效農業的發展,他們村在這方面作起文章。村里發展金銀花種植,到今年合作社已有50戶成員,種植金銀花380畝。他說,“一片金銀花,富了一村人”。
高效農業不但富裕了種植戶,也帶動了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在金銀花的田間管理中,長達七個月花期的采摘,需要眾多勞動力。年過半百的齊金普話語里充滿了滿足感:“別看我手慢,整個采花期也能掙得1.5萬元,能頂10畝傳統耕種的收入。”
?。ㄐ吓_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靳普 通訊員許金亭 張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