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機場鳥瞰效果圖
在邢臺,你可以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向西,輕松翻越巍峨連綿的太行山;向東,最快4個小時就能看到蒼茫浩瀚的大海;南來北往穿梭而過的列車,更是早已融入車水馬龍的城市生活。
高速、高鐵,一條條道路,溝通南北、連接東西;邢臺機場開工建設,填補邢臺空中運輸空白……在牛城大地上交織成一張陸空縱橫的交通網。
這張網,正在繼續編織中!市委九屆八次全會上提出,“著力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支點城市,打造東出西聯、溝通南北的重要綜合交通樞紐,使邢臺成為京津冀東南門戶城市。”
一張發展新藍圖,擘畫出了我們共同的愿景……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侯東杰 李博
邢臺機場全面開工建設填補本市空中運輸空白
飛行區場道及附屬設施工程已進場施工,航站區房建工程、配套道路工程、供電線路工程陸續開工建設……市委九屆八次全會召開前一個月,邢臺機場改擴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這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重要項目,是河北省實現“市市通機場”目標的重要支撐,建成后將填補邢臺空中運輸的空白。
隨著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居民消費結構也不斷升級,公務、商務、旅游、探親出行需求不斷增長,邢臺對航空運輸的需求期望持續增長。經過10年不懈努力,邢臺機場建設一步步從藍圖成為現實。
邢臺機場設計目標年為2025年,設6個機位的站坪,年旅客吞吐量45萬人次,年郵貨吞吐量1300噸,航班飛機起降量為6080架次。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說,力爭用一年時間完成主體工程。邢臺機場是打造京津冀機場群的重要項目,也是邢臺構建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推經濟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機場建成后,將改善本市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和對外交流合作,加速旅游資源開發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環城公路11月份全線貫通邢臺迎來“大外環”時代
8月11日下午,國道G340邢臺段繞城改建工程南水北調特大橋的施工現場,邢臺路橋的工人們正綁鋼筋支模板,月底南水北調特大橋將完成最后一節段合攏。
與此同時,路面作業的工人正在緊張地進行路緣石小部位作業。
打開效果圖,一條緊緊圍繞本市城區的長龍躍然紙上,這條長龍就是建成后的“大外環”——邢臺市環城公路。正在施工中的G340繞城段、S342繞城段和已經通車的G107繞城段,以及現有的西環路連通,將形成邢臺市的大外環。
整個大外環預計今年11月實現全線貫通。環城路建成后,合圍面積約為380平方公里,是目前市區面積的3倍。
曾經的外環即將成為內環,邢臺迎來“大外環”時代。大外環建成后,可整合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資源,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和區域交通對接,激發城市經濟活力,提升城區承載能力和輻射力,加速邢臺經濟圈的形成。
不僅如此,這還是一條破解重車穿城、減少污染的環保路。如今,建好的G107繞城段,大貨車繞城而行,減少市區環境污染,降低了交通噪音。
機場在建、輕軌謀劃邢臺交通將超越“四通八達”
近年來,本市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逐年加大,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
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2.02萬公里,公路密度162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干線公路里程2646公里(含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密度20.8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
境內高速公路有京港澳、大廣、青銀、東呂、邢衡和太行山高速,共6條段649公里,高速公路密度5.2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四);普通干線公路有107線、106線、308線、邢和線、邢清線、邢昔線、邢左線及高速公路連接線等1998公里。
鐵路方面,南北方向有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九鐵路;東西方向有邯黃鐵路和邢和鐵路。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說,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交通運輸部門在全市高質量趕超發展中要當先鋒、走在前。
他說:“緊盯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國家戰略,圍繞打造京津冀東南門戶城市,結合中心城市成長三年行動,適度超前謀劃中心城區快速通道、高速公路、普通干線公路、軌道交通等項目,爭列國家‘十四五’規劃,加快與周邊大城市靠攏、向沿海發達地區接軌,力爭通過三五年努力,推進邢臺交通再上一個新檔次。”
同時,實現全域公交一體化是該局今年向全社會作出的公開承諾,他們將全力推進各縣(市)城鄉公交發展,打造全市城鄉一體的三級公交網絡。
加強各領域深度對接發展新藍圖擘畫共同愿景
打造京津冀東南門戶城市,是邢臺人多年來共同的希冀。
南宮市委書記劉金宇說,南宮從歷史上就是冀南經濟商貿重鎮,素有“旱碼頭之稱”,其貿易批發輻射周邊50多個縣市。圍繞“京津冀東南門戶城市”這一思路,南宮提出了“以產興城、以城興產、產城互動”發展思路,將重塑“旱碼頭”輝煌。
下一步,南宮市將整合本地歷史文化資源,構建“旅游+文化+生態”城市發展格局,把南宮打造成京津冀地區獨具地方文化特質的旅游休閑勝地。同時,將立足以產興城,投資3億元建設洗染整服務中心和污水處理廠,打造精品羊絨服裝服飾產業園、冀南家具產業園等特色產業集群。
市發改委主任興連根說,建成京津冀東南門戶城市,目的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要建成京津冀東南門戶城市,就要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提升邢臺在區域發展中的能級。”興連根說,市發改部門將積極作為,主動謀劃重大項目,加強與京津在交通、產業和民生等領域的深度對接,積極參與區域分工與合作。比如,在高效融入京津冀交通圈的基礎上,大幅提升航空、高鐵、高速與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通行便捷度,就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