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晚報訊 “這居民樓周邊的違建棚子拆得好,這一拆不僅小區空間大了,進出也更安全了。謝謝社區工作人員,辛苦你們了!”8月20日,在信都區中興路辦事處中信社區二建小區內,小區居民們看著正在拆除的違建,為社區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點贊。
二建小區最早的居民樓建于1970年,16棟樓,691戶。剛入住小區時,一切都還不錯,但好景不長,隨著一間間小棚子的建起,占滿了單元口、樓體周邊的公共區域,原本寬敞的院落越來越窄。
小區居民李習榮回憶稱,當時第一個違章建筑蓋好后,大家紛紛效仿,小區里大部分公共區域被搭建的簡易棚占用,棚子大小不一,顏色各異,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安全隱患。
隨著創城活動的開展,社區工作人員多次現場走訪,采集居民意見,入戶與居民對接,宣傳相關創城知識,督促其拆除違建房屋。社區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工作贏得了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在此次拆違行動前,其主動騰空違建房屋內的物品,主動配合社區的拆除,違建房屋拆除工作順利進行中。
一位帶著孩子遛彎的居民韓阿姨說:“以前一進小區大門就能看到樓周邊都是簡易棚,現在這個地方一拆,視線不受影響,比以前敞亮多了,還排除了安全隱患。”
“如今隨著違建的拆除,再也不是以前那個雜亂無章的小區了,從不理解到主動配合拆除違建,小區看上去干凈整潔了,大伙兒看著心里就舒服。”居民路振云說。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孫彩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