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晚報訊 女子虛構姓名和年齡,以發展戀愛關系為名,編造各種借口,在網絡上騙取男子7000余元。9月13日,女子張某被襄都區警方抓獲歸案。市民劉先生在2月份通過微信添加了一名自稱小芳的“安徽女子”。
通過一段時間的網聊,小芳表示,劉先生很符合她的擇偶標準,兩人都是20多歲,因此愿意與劉先生試著“談一談”。而劉先生通過聊天,對小芳的印象很好,因此便爽快答應。
7月份的一天,小芳在微信上對劉先生說,想來邢臺看看他,但自己經濟能力有限,負擔不起往返路費,想向家人要路費,又怕家人不同意。劉先生當即承諾往返路費由他承擔,并向小芳轉了1000元。但兩周時間過去了,劉先生非但沒有等到小芳抵邢的消息,反而等到了小芳向他借錢的微信留言。
小芳在微信中稱,就在她要來看劉先生的前一天,父親開車將他人撞傷,已經賠了對方幾萬元,但對方傷情嚴重,后續治療仍需要很多錢,因此希望劉先生能幫一幫,一旦過了這個難關,她的家人一定會認可劉先生,這樣她和劉先生就能長久在一起了。
看到小芳的留言,劉先生覺得既然兩人是戀愛關系,就應該伸手幫一把,但他對小芳說,由于自己也剛剛步入社會,手機綁定的卡里只有6000余元。對此,小芳表示,多少錢無所謂,主要是想讓家人看一看劉先生的心,讓家人認可劉先生。于是就這樣,劉先生將卡里僅有的6000余元轉給了小芳。
“怎么她家總出事?”當8月份小芳再次編造理由向劉先生借錢時,劉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便向小芳追要欠款,但他隨即被小芳拉黑,他無奈向警方求助。民警通過摸排,確定自稱小芳的女子并非安徽人,其真實身份為居住在本市襄都區的張某,且不是什么20多歲的女孩兒,她已年屆五十。
9月13日,嫌疑人張某迫于壓力主動投案自首。目前,嫌疑人張某已被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劉東甲 通訊員安學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