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晚報訊 “快來看看,我們小區變化有多大。”9月16日,邢臺襄都區西門里辦事處市第一醫院家屬院居民梁太香看到記者,趕緊招呼。她還高興地做起向導,介紹起小區的各處美景。
走進西寺社區市第一醫院家屬院,映入眼簾的是灰墻之下整潔的柏油路面,是修整一新的主通道墻面,是拆違后寬敞的道路,更是居民們閑適聊天、看墻繪的笑臉……
這個建成已有40余年的老舊小區,歷經2個多月的改造后,已吹落滿身塵埃,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居民面前。小區硬件設施的改造提升,不僅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也讓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適。
“再也不擔心房頂漏雨,下水道堵塞了”
梁太香住在一棟樓的頂層,過去,樓頂的漏雨,令她十分煩惱。此次老舊小區改造,小區里所有的樓頂重新做了防水層,居民們再不用擔心頂層漏雨了。
“待小區改造完工,我就把家里重新粉刷一下,讓自己的家更美。”梁太香很高興,如今,不僅不用擔心頂層漏雨,也不用煩惱下水道堵塞了。此次,小區地下管網進行了雨污分流改造,前些天的大雨,小區就沒見到積水。
道路重新硬化、安裝路燈、樓道安裝聲控燈,就連昔日殘破的舊圍墻也開始修整,小區的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
30余米長的文化墻繪給小區增色
在小區改造中,新增的文化景致,得到了眾多居民點贊。居民張殿玉就喜歡用輪椅推著老鄰居,一起觀賞小區主通道一側的墻繪。30多米長的墻繪,容納了10幅手繪圖,有風景,有故事,且都與邢臺歷史有關,很有觀賞性。
“邢臺的臥牛、邢白瓷、清風樓,這些都是咱邢臺的驕傲。現在,它們被畫到了墻繪作品里,每天都能看到,多好呀。”張殿玉說到此笑聲爽朗,如今,這小區不僅好住還好看,幸福感蹭蹭漲。
老舊小區拆違拆出幸福空間
“我們小區現在寬敞多了。”居民梁太香說著就大跨步量起了路面,一步、兩步……小區現在最寬處能達到近9米。過去,小區里的道路也就3米來寬。此次創城工作推進中,30余處違建被拆,小區增加了500多平方米的活動面積。
為了跟上小區的變化,部分居民還自費給自家小房安裝上了卷閘門。一眼望去,樓前空地寬敞整潔,小房嶄新氣派。“小房前的飛線也統一入地,小房里有電源、照明,小房外還有路燈,生活真是更方便了。”梁太香說。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嬋娟 通訊員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