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度高、利息低”“極快放款”“免審核”……如果您想貸款,看見這樣的字眼,是不是也會心動?小心款沒貸到卻要倒貼錢。近期,邢臺市網貸詐騙警情高發。10月12日,警方發布了幾起典型的網絡詐騙案例,同時發出預警提示:市民要提高警惕,申請貸款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博 通訊員張鼎
預警發布
注意防范!近期網絡貸款警情高發
近期,邢臺市發生多起網絡貸款被騙案件。這類網貸騙局最大的誘惑點就是“無門檻”。網貸騙局均以低門檻、無抵押、無手續甚至“只用身份證即可貸款”為由吸引受害人關注,然后以貸款需要驗資等為由,要求受害人交納各種費用,或騙取受害人銀行賬戶信息竊取錢款。
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的民警提醒市民,不要輕信網絡或手機上發布的貸款信息,凡以中介費、包裝費、返點費等各種名目事先收取費用的貸款,就是詐騙。更不要隨意下載貸款APP,要從官方網站下載。遇到網貸騙局,要及時報警。
騙術揭秘
要看清騙子的套路
警方教您識破騙局,以下“場景”皆為網貸詐騙慣用“套路”,如遇到時請立即停止操作并撥打110報警:
1、免征信
隨便可貸幾萬幾十萬,不需要征信及要交擔保金、流水資金的貸款,基本都是騙子。
2、要求受害人必須通過二維碼、鏈接下載貸款APP
正規金融公司的貸款APP均可以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內找到,如果“客服”要求必須通過發來的二維碼、鏈接下載貸款APP的,一定是詐騙。此類APP全部是犯罪分子自行開發的非法APP,通常會冒充正規公司的名義來迷惑受害人,用戶一旦授權安裝,個人信息將完全暴露在犯罪分子面前,對方可以隨意“后臺”操作,包括輕松轉走用戶銀行卡內余額。
3、貸款審批中以“賬戶凍結”為由要求轉賬解凍
申請網絡貸款不違法,一些人可能因為資信不足而無法獲得授信,但絕對不會出現“賬戶凍結”的情況。如果網貸平臺以填錯收款卡號、網貸申請頻繁、支付超時、賬戶出現異常等任何理由,聲稱申請人賬戶被凍結,并要求轉賬才能解凍的,一定是詐騙。
4、以激活貸款審批進度為由要求轉賬
正規金融公司審批貸款只有通過和未通過兩個結果,不會存在需要轉賬激活進度的情況,凡是以激活審批進度為由要求轉賬的,一定是詐騙。
5、以“做流水”美化賬戶為由要求轉賬
賬戶流水并不能準確反映一個人的資信情況,金融機構僅將其作為貸款資格審查的一個參考,且一般要求申請人提供半年以上的銀行流水。因此,凡是以做虛假“流水”幫助申請人提升資信為由要求轉賬的,一定是詐騙。
典型案例
1、想貸10萬被騙了1萬多
方先生最近生意出現問題,急需10萬元周轉資金,而到銀行申請貸款,手續繁瑣且時間漫長。方先生就想通過網絡貸款。
方先生搜索到一個某小額貸款網站,該網站稱“無門檻,放貸快,只需提供身份證信息”。隨后,方先生按照網站提示輸入了個人的身份證號、手機號、姓名等個人信息,根據提示,方先生添加了一個微信號。
對方自稱是北京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并詢問方先生需要貸款的金額及聯系方式。沒多久,對方告訴方先生說其申請的貸款已成功,但是需要方先生交納3000元的保證金并承諾事后會將這筆錢退還回來。
方先生隨即匯了3000元過去。對方又稱方先生的銀行賬號流水不夠,無法給其匯款,又要求方先生給其匯10000元,方先生就分兩次給對方匯款10000元。這時,對方又要求方先生交納銀行保證金,方先生感覺事情不對,意識到上當受騙,趕緊報警。
2、身份信息被人盜用
楊某在一個微信群內看到一個可以代為開辦微粒貸、花唄、借唄功能辦理貸款的信息,因楊某經營汽車美容門市需要擴容店面,急需用錢便添加對方微信并咨詢開通微粒貸辦理情況。
在咨詢過程中對方讓楊某下載注冊“微粒貸強開”APP,以需要驗證楊某征信為由,索要了楊某的身份證照片、銀行賬號、手機號、驗證碼等信息,楊某打開APP,顯示其可以貸款99000元。
隨后,對方以需要繳納手續費為由,讓楊某通過支付寶紅包方式交納4800元,后又以銀行卡需要做流水才能提現貸款為由,讓楊某往銀行卡存入現金,楊某存入自己銀行卡內22600元,隨后發現銀行卡內的錢被轉走。
后經查詢得知,嫌疑人使用楊某身份信息、銀行卡信息綁定了嫌疑人微信號,楊某存入22600元后,隨即通過微信號將錢轉入微信零錢通。
3、隨意下載非法貸款APP
王某因貸款從網上搜索并下載一款貸款APP,下載安裝后就申請了貸款。APP中顯示已經有1萬額度申請下來,但是王某提現時,發現不能提現。APP客服向王某推薦一個QQ號,QQ客服告訴王某因其銀行賬戶異常,需要交納3000元才能解除異常。
王某交納3000元后,QQ客服又以修改銀行信息、交納保證金、銀行卡沒有流水等理由,讓王某先后6次向對方指定的銀行賬戶中轉賬,最終被騙7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