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晚報訊 深秋季節,沙河市祥禾家庭農場里一片繁忙景象,一壟一壟的田地里種滿葡萄,葡萄收獲后,大學生村官王天祥便開始帶領村民為葡萄藤施加底肥,為明年的豐收做足準備。他說:“這是我們村致富的‘金果果’,必須照顧好。”
“靠天收”尋找“致富路”
王天祥1984年出生,2006年大學畢業后,通過沙河市大學生村官考試被聘為冊井鄉西北街村主任助理。2012年1月起,他開始擔任該村黨支部副書記。
冊井村耕地均為旱地,莊稼靠天收,老百姓常說:“一畝地投入600塊,最后一分不掙。”
面對農村苦、農活累、收益低的現狀,農村青年紛紛外出打工,家里多是老人留守種地。
“如何才能破解農村農業發展難題?怎樣帶動村民致富增收?”是王天祥時刻思考的問題。
2018年,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天祥流轉土地150余畝,注冊了沙河市祥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并創辦了祥禾家庭農場,建立集農產品種植、果木種植、觀光采摘、畜牧養殖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園,帶領村民開始打造“致富路”。
為搞好園區基礎建設,王天祥投資7萬元鋪設水管5千余米,并架設噴灌設備,沿路約100余畝耕地直接受益。同時,他還投資4萬元建設蓄水池一座,讓旱田變水澆田,為發展蔬菜水果種植實現增產增收夯實基礎。
為實現機械化耕作,王天祥投資8萬余元購置拖拉機及配套旋耕、播種、秸稈粉碎機,并架設高壓低壓電線和50KVA變壓器。通過前期堅實的準備工作,讓農業園的雛形初顯。
“門外漢”取得“致富經”
如何才能提高土地種植規模效益?王天祥覺得種植養殖技術對農村群眾來說上手快、實際操作性強,便通過考察學習,確定發展葡萄種植業。
2019年,王天祥到山東省平邑縣和河南省鄭州果樹研究所等地考察葡萄種植栽培技術,又向專家咨詢,引進了夏黑、巨玫瑰、陽光玫瑰3種新品葡萄。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摸索,王天祥總結出一套葡萄栽培標準化管理技術,從一個葡萄種植“門外漢”變成“土專家”。
為種植出精品葡萄,王天祥還引進葡萄套袋技術,不僅有利于防止病蟲害、減少農藥殘留,還極大地改善了果實風味和品質,讓消費者真正吃上健康綠色水果。
如今,經過不懈努力,王天祥的祥禾家庭農場已開發種植巨玫瑰、陽光玫瑰、夏黑、浪漫紅顏、甜蜜藍寶石等多種優良葡萄,畝產量1500余公斤,畝收益達3萬余元,帶領村民走向致富小康路。
“葡萄王”收獲“金果果”
中秋節前,祥禾家庭農場的葡萄競相成熟,一串串葡萄猶如一顆顆珍珠,令人垂涎欲滴。借助邢臺市第四屆旅發大會的東風,加上價格親民,王天祥的葡萄被搶售一空。
祥禾家庭農場生態種養不僅有葡萄,還有肉羊養殖場、牧草場等,農忙時期能為20余人解決就業問題。“在農場工作特別好,不用出遠門,一年還能掙兩三萬元。”農戶王來成說,除了掙錢,農場還不定期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在助力村民就近就業、增收致富時,把種植技術經驗傳授給他們,提高村民發展農業的積極性。
為擴展葡萄銷路,王天祥又想出新招,建設葡萄酒加工作坊,延伸產品鏈條,打造綠色生態品牌,既產“千斤糧”,又賺“萬元錢”。
王天祥的葡萄種植不僅帶動村民增收,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該鄉黨委、政府曾多次組織鄉村干部群眾到祥禾家庭農場參觀學習,通過學習,目前已有兩個村莊確定與祥禾家庭農場合作種植葡萄的項目,取得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從靠天吃飯,到葡萄王國,在王天祥的帶領下,冊井鄉冊井村經歷了一場深刻的產業革命,未來將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引進更多新品種,逐步實行線上銷售、農超對接、觀光采摘多樣化銷售模式,讓更多村民得到更多實惠。
“我們努力邁過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經營的門檻,相信農場的瓜果將更香更甜,讓更多農戶品味到更加穩固的小康生活。”王天祥說。
?。ㄐ吓_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劉曉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