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日報訊(記者郭文靜 通訊員張玉坤)在日前舉辦的河北第二屆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大會上,受邀參加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許如慶表示,得益于臨西打造的親商、愛商、扶商的最優營商環境,集團在臨西建設投產的項目創造了“光明速度”,項目很快落地建成、投產達效。在臨西,光明集團用7年時間從一個項目發展到多個產業、一個園區。今后,還將把花卉、食品加工在內的系列后續投資項目落戶臨西。
近日,臨西縣獲評省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全省有20個縣(市、區)入圍,邢臺市僅臨西縣和清河縣兩縣。
5年前,光明集團投資10億元打造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達效。4年前,光明集團華北、東北地區的產品包裝基地——河北光明方信包裝材料項目建成投產。2年前,總投資30億元的光明百萬頭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開建。今年3月份,一期51萬頭生豬項目已全部進入生產經營階段。
因優良的營商環境,光明集團在臨西縣不斷擴大投資。目前,光明河北產業園已投產,產業園內新開工和意向投資項目達8個,總投資56.5億元,涵蓋食用菌、食品包裝、生豬養殖、肉聯加工、復合肥生產等多個領域。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百億產業、千人就業、億度用電量、千萬元稅收”的經濟社會效益。
光明集團項目落戶臨西的品牌效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上海企業次第牽手臨西,催生了上海“臨西項目群”,形成了具有多元化、全產業鏈的臨西產業“上海現象”。短短幾年間,進駐臨西的上海企業由最初的萬邦復臨藥業一家,發展到速獅軸承、奪鑫貿易等13家,總投資達50余億元。
“臨西引進的不僅僅是幾個光明項目,而是光明集團這個戰略投資者。”臨西縣委書記王海軍說,我們要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質量,為像光明集團這樣的戰略投資者提供“媽媽式”服務,構筑起客商投資興業的高地。
為無縫對接服務光明項目,臨西縣推行優化營商環境十條,相繼出臺扶持創新創優、人才引進、融資上市等優惠政策,組建重點項目服務辦公室,創建項目服務“一卡通”制度,實施開通惠商信息“服務車”,開辟項目審批“快車道”。
此外,今年以來,臨西縣選派的38名民企服務專員,全部投入到企業項目生產建設一線,實行全過程、一對一、“媽媽式”代辦服務。據統計,截至目前,服務專員為續建和新建企業解決用地、融資、證件辦理等問題120余件,辦結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