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邢臺 > 正文

邢臺:文王談老

來源:邢臺日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1-05-30 23:34:55

  “嘻,老矣!”

  這句話是昔時文王給一個老頭的玩笑話,文王能與其開玩笑的人,關系密切程度就不用說了,另外其資格也無疑足夠老。是的,這老頭和姜太公齊名,還是文王的老師,這老頭誰呢,就是鬻子。

  猜猜鬻子怎么回文王:“若使臣捕虎逐麋,則臣已老矣。使臣坐策國事,則臣年尚少。”看來,這老頭是個睿智的老頭。鬻子是分析自己,也分析事,他的分析是一分為二,長處短處,都說到了。老與不老,要看辦什么事。

  一棵老樹,斑駁殘缺,陽光下像是瞇著眼睛打瞌睡,但它的年輪,曾見過多少春夏秋冬。一匹老馬,馭車走路不再雄健,主人迷了路,它卻可以將其載到歸途。耕完地的老牛,面對夕照晚霞,不用揚鞭,也蹄聲噠噠。人和樹、馬、牛,老了的事物一般都睿智。

  鬻子就更不用說了,文王為什么以他為師,往前看,從商末到周初,是元老;往后看,受后人祭祀,鬻子一直在廟中,陪在文王的身邊。有詩寫他:九十能入宮,花甲亦重逢。三代王者師,楚天風雨中。對了,他還是后之楚國的創始人。

  老道。凡成為老道的人和物,就無所謂老與不老了,觀其貌,聽其聲,皆是始終如一的生動。而別的事物就不一樣了,牡丹富貴,開一陣子,就凋謝了;云蒸霞蔚,美麗片刻,就消散了。而樹根,人看不見,盤根錯節,滋養著枝葉;而好雨,歲歲年年不知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老與不老的事物,一對比,就看出誰恒久、誰筋道。

  還說鬻子,他研究道,鬻子論道,是君臣遇合,才得以共大業。文王治國理政,鬻子解惑釋疑,君臣相輔相成。他研究的道是真功夫,不尚空談,參政議政,周朝的興旺不能說不與鬻子有關。文王問道,鬻子說:“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在商末周初的奴隸制社會,提出為天下人謀福祉,能看出這個老頭思想有多新鮮、多進步。

  從另一個方面看,老者的睿智并不一定非言傳身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人老到一定程度,就稀言如金了。就此再提一個老頭,他比鬻子更老,所處年代也比鬻子遠,他經歷了堯帝,經歷了夏朝和商朝,這個老頭叫彭祖。

  據說彭祖善烹調,做得一手好菜,堯帝品嘗后甚欣賞,便把彭城封給了他。有本《神仙傳》,提到當時的君王向他求道,他說:“所聞淺薄,不足宣傳。”長壽的秘密,他就是不說。但細聽他這段話,本身就是介紹長壽的經驗,謙恭、不吹大話,這也是一種修養,一般有點特長的人難做到這點。

  莊子說彭祖的修養:吹響呼吸,吐故納新,善養性。所以,不吃老本、不倚老賣老,修養到家。甚至,他的妻子問他長壽秘密,他都不張揚。人人都想長壽,為此金丹妙藥都用上了,卻比不上修養性情。彭祖不介紹他的修養經驗,本身也就是一種經驗了,關鍵在于人們能不能悟道。說彭祖是神仙,也并非是神仙,就在于似是而非之間。

  人跟人較真,人跟事較真,盡管爭來的東西多,同時也倍增了嫉妒、焦躁、生氣、蠻橫等諸多的情緒,身體撐不住這樣的重量,一不小心就折了。一般人活不了彭祖那么久,但可以學彭祖的精神,淡泊一點,心平氣和一點,吹響呼吸,吐出混濁的氣體,吸進新鮮的氧氣。該忘記的都忘掉,為人生卸載,為新鮮騰出地方來,保鮮。

  很老很老的事物,就老不了了,定格為一種永恒。一般考古出來的事物,都停留在一個現在時,成了標本,連文字都是。“嘻,老矣!”文王對鬻子說的這句話,還清晰悅耳,似乎還能看見他笑嘻嘻的表情、風趣逗樂的眼神。而鬻子回答他時,一定是仰頭挺胸、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此可謂經典之對話。經典不會老,誰又能說《道德經》《南華經》《論語》老了呢?它們已經固化為規矩。方圓之間,中規中矩,這叫靠譜,人一不靠譜,就讓人看不順眼了。就連老者拄拐杖也是有規矩的,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八十歲的老臣上朝,是可以搞點特殊的,可以拄拐杖,帝王不怪罪,而別人不可以。

  尊老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無論在民間,還是在朝堂,都一樣。為什么要尊老?閱歷多,見識廣。不到八十八,別笑瘸和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馬識途,姜是老的辣。樹老半心空,人老事事通。這些民謠,在生活里唾手可得,藝術里也是,老者的形象也都可愛。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時想不通而得罪了藺相如,反省后赤背背著荊條去找相國謝罪。黃蓋是個老將軍,三代老臣,戰功累累且不說,周瑜為取勝設了個苦肉計,打誰呢,首選當然是靠譜之人,五十軍棍,把黃蓋打得是皮開肉綻。

  老者的經歷多,不只是鮮花光環,還有另一面,由此再補一段彭祖的話,當君王向他求索長壽之道,他婉拒,婉拒的理由:“吾遺腹而生,三歲而失母,遭犬戎之亂,流離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失四十九妻,喪五十四子,數遭憂患,和氣折傷,榮衛焦枯,恐不度世。”人生吃的苦,恐怕沒人能比得上彭祖了。這般不讓人宣傳自己的理由,還能讓人挑剔他什么呢?

  旁解一下彭祖之長壽,失去的多,是不是因此乾坤回饋他的高齡呢?是與不是,畢竟也可以是個啟發,生命是不能奢侈的,人該享受多少說不定是有定數的,急慌慌地用完,歲月也就縮短了。不妨再看看隱居于大山里的高僧,大多也都是活到高齡。

  人老了,就是一種經歷,而經歷中采擷到的是學識。最后再說鬻子吧,商末周初人,文王、武王、成王師,按照時段算,他的歲數超過一百一十歲,把身邊的光陰順手拈來,就成了一本書,《鬻子》,這是中國第一部子書,第一部哲學書,第一部道家的書,好幾個第一,此書可謂老矣,都老過《老子》了。《鬻子》和鬻子,都老了,老成了千歲,數千歲,可是他們說的話,都還是至理名言,耳聞能詳,到了現在還好用。估計,《鬻子》和鬻子能繼續老下去,老成萬歲,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嘻,老矣!這是說歲數。

  吹響呼吸,吐故納新。這說的是精氣神。

  看看一棵千年老樹,世上的道理就都明白了,迎來的新綠多,褪去的落葉多,神了。凡神了的事物,都是不會老的。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中文精品亚洲二区 | 日本高清在线卡一卡二中文字幕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