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聯想手機21年:戰略搖擺不定 科技含量不足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04-11 15:42:21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3月20日,一聯想集團員工在脈脈平臺發文稱,3月20日,聯想集團(00992.HK)正式宣布,聯想手機品牌拯救者手機業務全線撤裁。

  隨后,聯想方面公開回應稱,聯想將停止其基于 Android 的 Legion 移動游戲手機,專注于能夠為全球游戲社區帶來最大價值的領域。

  聯想手機崩塌,這是連續的宿命,逃不掉的。這一的宿命締造者,是聯想手機業務戰略搖擺不定,“貿工技”路線下的科技含量不足。

  裁撤拯救者,市場并不意外。

  聯想手機的輝煌與落幕

  在中國品牌手機市場,聯想手機曾經是頂尖的存在。

  2002年,聯想斥資9000萬元收購廈華手機業務60%股份,正式進軍手機領域。當時,國內消費者對手機功能的訴求較為簡單,主要是接打電話、收發短信。

  依托聯想品牌,僅僅幾年時間,聯想手機異軍突起,成為國產品牌NO1.

  易觀數據顯示,2007年二季度,中國移動終端市場中,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合計占了58.80%市場份額,聯想手機的市場份額為6.7%,位居中國品牌第一。

  出人意料的是,2008年1月31日,聯想宣布,作價1億美元將手機業務出售。對此,市場一片惋惜。

  聯想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2009年11月,聯想又還出資2.7億美元聯想移動,再度布局手機業務。

  不能不說,聯想手機運氣好。

  其時,中國智能手機正處于轉型升級期,一些舊勢力如波導手機倒了,OPPO和vivo全面開啟轉型戰略,尚未形成氣候。趁著這一空檔,聯想與運營商聯手,Ophone手機,抓住運營商渠道,快速崛起。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聯想手機全球銷量達1580萬臺,同比增長約39%,全球市場份額5.2%,位居第四位。其中,中國市場銷量為1300萬臺,同比增長20.1%,市場份額為12.5%,首次超越三星位居市場第一。

  當時,中國市場上,國產品牌手機中興、華為、酷派為市場第一梯隊,聯想手機也成了“中華酷聯”的成員。

  這是聯想手機的第二個輝煌時刻。遺憾的是,這種輝煌只是時刻,不是時期,更不可能是時代。

  2016年,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分別為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vivo,聯想手機已經不在列。

  聯想手機迅速跌落神壇,也與迅速崛起的運營商渠道有關。

  2011年前后,小米等互聯網手機企業問世,中國智能手機的銷售渠道從運營商渠道轉向互聯網渠道。此外,運營商渠道本身的補貼成本大幅下降。

  聯想手機70%的渠道靠運營商,伴隨著渠道變革,聯想手機式微不可避免。

  此后的掙扎,聯想手機均未能在手機市場翻出像樣的浪花。

  裁撤拯救者業務,意味著聯想第三次跟手機業務說byebye。除了2014年耗資29億美元收購的摩托羅拉,聯想的自有手機業務歸零。

  反反復復的折騰

  思路決定出路,折騰阻礙發展。聯想手機反反復復折騰,是其崩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縱覽聯想手機業務21年發展史,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

  2008年,在聯想手機巔峰時刻,聯想賣掉了手機業務。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發布初代iPhone,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2009年,意識到錯誤后又通過收購進入。

  遭遇渠道變革后,聯想手機業務再度跌落。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智能手機時代,聯想的手機業務先后推出了樂 Phone、VIBE、樂檬、ZUK 等近10個品牌,這些品牌最終都被市場拋棄。在運作這些品牌時,銷量不及預期,聯想會全線裁撤、換人。緊接著的新一任手機業務領導制定新戰略,塑造新品牌。如此往復,惡性循環。

  近10年來,聯想的手機業務更換了多名負責人,最開始的是劉軍,后來是陳旭東、喬健、常程,目前是陳勁。每一次負責人更換,意味著手機戰略的重新調整、產品線的變革。

  聯想手機拯救者被喻為聯想拯救手機業務的最好嘗試。拯救者注定不能拯救聯想手機業務,這是一條不歸路。因為,游戲手機市場空間越來越小。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曾對游戲手機表達看法,2020年,中國160萬到170萬臺的銷量。再一細分,一款產品推出來后,最多也就二三十萬臺的銷量。

  調研機構鯨參謀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9月,游戲手機累計銷量約320萬臺,同比下滑近40%,累計銷量額約為76億元,同比下滑39%。

  游戲手機沒有前景,一方面,這是個年輕人的小眾市場,另一方面,隨著手機迭代更新,目前,普通手機的硬件配置基本上與游戲手機相當,甚至超越了游戲手機。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根本沒有理由花高價買游戲手機。

  未經聯想方面證實的公開消息稱,拯救者手機先后推出四代,第一代拯救者Pro銷量超過10萬臺,第四代Y70的銷量只有2萬多臺。

  2022年前三季度,聯想集團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14.94億美元,同比下降7.64%。

  這樣的形勢下,聯想裁掉拯救者并無懸念。

  根子在于聯想的發展路線

  聯想手機兩次登頂中國市場,最終跌落神壇,根子在于聯想的發展路線。

  柳傳志時代,聯想走的是“貿工技”路線,走這條路的好處是,投入小,通過營銷推廣,可以快速開拓市場,做大規模。弊端是,缺乏底層技術,產品科技含量不高,投入大、風險大,成本收回慢。

  2008年,聯想出售手機業務,就是公司走“貿工技”路線的證明。彼時,蘋果剛出第一代。

  2003年,華為開始推出自己的手機產品,但在市場看來,2013年,華為手機才真正起步,開始進攻商務手機領域。華為手機與聯想手機走的是兩條絕然不同的路線。

  目前的現狀是,聯想手機業務(不含摩托羅拉)崩塌,華為手機是蘋果的有力競爭者。

  華為最新推出的華為P60 Pro,搭載了業界首創超聚光主攝、雙向北斗衛星消息、昆侖玻璃屏等頂級配置。華為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公開表示,“只要華為發布新機,iPhone就會下滑。”

  國產手機,能夠與蘋果競爭的,好像只有華為。

  聯想手機與華為手機兩種絕然不同的命運,與研發創新直接相關。

  2018/19財年、2019/20財年、2020/21財年,聯想集團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02億元、115億元、12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2.98%、3.27%、2.92%。2020財年、2021財年,公司計入利潤表的財務費用分別為94.64億元、95.54億元,2022財年為131.63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為114.62億元,同比增長20.03%,但其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只有3.34%。

  2014年至2020年,華為年度研發投入占比在14%左右,近些年的年度研發投入均超過千億,與聯想的研發投入不可同日而語。

  而蘋果公司,2021財年、2022年財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19.14億美元、262.51億美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99%、6.66%。

  科技含量不足,聯想手機業務走不遠,并不奇怪。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激情乱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A级毛∧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日韩欧美永久免费aⅴ在线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 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 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