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夏路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平價品牌,家族企業是萬和電氣(002543.SZ)身上兩個明顯標簽,萬和電氣正在極力摘掉這兩個標簽。
2015年,萬和電氣成立了新品牌“梅賽思”,向高端進軍。但是,梅賽思自行成立以來,連續七年資不抵債,凈資產為負。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梅賽思的凈資產為-2400.12萬元。屢屢陷入虧損,去年12月底,萬和電氣欲1元低價甩賣該資產。
高端化轉型折戟背后,萬和電氣產品投訴量居高不下。截至5月25日,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萬和電氣的投訴量達440條,主要問題集中在產品質量、維修售后、虛假宣傳、銷售騙局等問題。
去年底,萬和電氣釋放出“家族式企業”的經營管理變局信號,“二代”董事長不再兼任總裁,美的舊將賴育文接任。引入職業經理人是否能與萬和電氣相契合,對公司發展加成有多大,還有待后觀。
經營層面,萬和電氣營收下滑,利潤增長。財報顯示,2022年,萬和電氣實現營業收入66.28億元,同比減少11.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加53.53%至5.5億元。
主業承壓
萬和電氣是國內熱水器、廚房電器、熱水系統專業制造先進企業,在順德、中山、高明、合肥等地擁七大生產制造基地,年產能超過1500萬臺。
在2011年上市時,萬和電氣已經在燃氣熱水器領域奪得六年零售市場份額全國第一。廚房電器收入占比接近半數,形成了“生活熱水”+“生活廚電”的雙主業布局,還進入到凈水器、空氣凈化器領域。
雖然步子跨得廣,但水花并不大,除熱水器和廚電業務外,其他產品收入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比10%左右。
而大環境方面,受國內經濟及地產周期下行、家電行業終端需求受損、公司的主營業務出現下滑。
2022年,萬和電氣主力產品“生活熱水”營收同比下降5.67%至32.67億元,占營收比重49.28%,銷售542.1萬臺,同比下降了5.8%;“廚房電器”營收同比下降18.78%至28.07億元,占營收比重42.35%。
出口銷售大幅下降也是營收下跌的主要原因,2022年,萬和電氣的出口銷售產品同比大跌了23.3%,占比下降了5.5個百分點。
從行業來看,在電熱水器領域,萬和燃氣熱水器線上銷售曾力壓美的居行業第一。目前海爾、美的和A.O.史密斯位居行業前三位,萬和電氣只能排在行業四、五名位置。
規模需求下行,主打高性價比的萬和電氣營收雖然下滑,但是利潤仍然實現增長。
2022年,萬和電氣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億元,同比增加約54%。
2023年一季度,營收、利潤均雙雙下滑,且降幅在擴大。一季度營收約16.03億元,同比減少2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3億元,同比減少22.4%;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減少19.05%。
毛利率方面,2016年—2022年,毛利率分別為33.3%、27.8%、29.3%、33.3%、28.8%、23.5%、27.1%。2023 年一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為30.02%。
高端化轉型受阻
在大眾印象中,萬和電氣是平價品牌,與老板電器(002508.SZ)、西門子、華帝(002035.SZ)、方太相比,并不是一個梯隊,與高端化也沾不上邊。
近年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者對家電品質需求升級的發展趨勢下,一向走平民、接地氣路線的萬和也開始加碼布局轉型高端化。
近年來,萬和電氣針對性開發了“頒芙”“聰米”“梅賽思”等多維度品牌向高端進軍。但是,梅賽思自2015年成立以來,屢屢陷入虧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梅賽思資產總額1459.3萬元、負債總額4009.87萬元、應收賬款30.73萬元、凈資產-2550.57萬元;公司2021年度(未經審計)實現營收3948.08萬元、凈利潤-115.17萬元。截至2022年11月30日,梅賽思的凈資產為-2400.12萬元。
去年12月,萬和電氣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人民幣1元將持有的全資子公司梅賽思100%的股權轉讓給非關聯方廣東佑望咨詢有限公司。
萬和電氣欲1元低價甩賣梅賽思,宣告高端化轉型折戟。
除了自身高端化發展乏力,近年來,萬和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前有海爾、美的等綜合家電企業不斷在廚衛中端領域發力,后有外資品牌加速進入國內廚電市場。
此外,萬和電氣產品投訴量居高不下。
截至5月25日,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萬和電氣的投訴量達440條,主要問題集中在產品質量、維修售后、虛假宣傳、銷售騙局等問題。
一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表示,2022年在天貓商城的萬和官方旗艦店上,購買了萬和抽油煙機灶具套裝,安裝好后的1個月才開始使用,卻發現油煙機不吸煙,還有油煙外溢的現象。
隨后消費者向客服預約上門維修,期間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拖到今年4月才上門進行維修,不過,經多重檢測也沒有修好。再次要求天貓客服退貨后,卻以過了保修期被拒絕,要求走線下渠道換貨。
令該消費者沒想到的是,線上比商場同款產品價格要高出2倍,隨后消費者多次聯系萬和客服,均被告知已經上報,24小時內會有專員聯系處理,但是至今沒接到過萬和售后專員電話。
去家族化
萬和電氣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由盧楚鵬、盧礎其和盧楚隆三兄弟等人共同創辦,公司五位高管是親戚關系。
去年10月15日,萬和電氣實控人之一,副董事長盧楚隆先生收到警示函,違規行為發生期間,盧楚隆在派生科技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其出具警示函,同時被出具警示函的還有派生科技董秘、盧楚隆的兒子盧宇軒。派生科技前身為鴻特精密,曾隸屬于萬和集團,而目前萬和集團是萬和電氣的間接控股股東。
廣東證監局發現派生科技存在七大問題,例如未及時確認管理費用、未及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營業成本核算不準確等。此外,還存在少計其他權益工具權益變動損失、未及時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等問題。
其中,父子店違規操作多計利潤超千萬元,據統計,派生科技違規操作使其少計2019年凈利潤126.97萬元,少計2020年凈利潤361.03萬元,多計2021年凈利潤495.31萬元,多計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1122萬元。
家族式控制企業存在內控隱憂,萬和電氣開始轉變經營方式,引入職業經理人。去年10月28日,萬和電氣公告聘任賴育文為副總裁,僅過半個月,董事會聘任賴育文為總裁。
賴育文在家電領域從業多年,是美的舊將,在廚房電器,環境電器,產品與供應鏈方面管理經驗豐富。
上任不久,賴育文就主導公司出資在埃及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年產量達200萬套熱水零部件生產線以及50萬套熱水整機生產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