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通威股份上半年營收突破740億元 拋200億擴產厚植一體化產能結構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08-28 16:44:16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8月21日晚間,通威股份(600438.SH)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40.68億元,同比增長22.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2.7億元,同比增長8.56%,兩項主要經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通威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48.30億元,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已超2021年全年。

  在公布半年報的同時,通威股份還一口氣拋出兩項百億級擴產計劃。目前,通威股份已經形成從硅料、拉棒、切片、電池片、組件以及電站全覆蓋的一體化產業鏈。

  極限壓縮成本

  高純晶硅降至4萬元/噸

  實際上,通威股份能取得如此佳績并不容易。

  從宏觀上看,2023年上半年,美聯儲貨幣政策持續緊縮,全球產業鏈恢復緩慢,核心通脹居高不下,貨物貿易低迷,世界經濟整體復蘇形勢仍不容樂觀。

  好在2023年上半年,各項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宏觀經濟整體呈現回升向好態勢。

  圖片通威太陽能智能制造生產車間

  8月2日,工信部發布2023年上半年全國光伏制造行業運行情況。202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總體保持平穩向好發展態勢,產業鏈主要環節產量均實現高速增長。

  根據光伏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全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均超過65%。

  通威股份所處的光伏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同時也面臨供給快速釋放帶來的產業鏈價格加速回落壓力。

  其中,自2022年年底以來,隨著高純晶硅環節新增產能集中釋放,供需關系逐步從緊缺轉至寬松,產品價格大幅調整。

  據硅業分會統計,國內單晶致密料均價已從年初以來最高24.01萬元/噸降至最低6.57萬元/噸,迫使部分落后產能因成本壓力停產檢修甚至關停,部分在建產能也延期觀望。

  產業激增之下,也是價格下跌之時,更加考驗光伏企業的“內力”——成本優勢和技術實力。

  2023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各生產基地均滿負荷運行,實現高純晶硅銷量17.77萬噸,同比增長64%,國內市占率達到30%左右,目前生產成本已降至4萬元/噸以內。

  有的企業在建產能正延期建設,處于觀望狀態之時,通威股份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擴產。

  根據公司2024-2026年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發展規劃,2023年上半年,通威股份高效推進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并已于2023年8月進入試運行。同時,作為行業首個單體規模20萬噸的云南通威二期項目于2023年3月開工,包頭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也在7月開工。

  當前,P型向N型切換已成為光伏行業共識,通威股份2023年繼續在N型電池方面加速滲透,強化內外對標和繼續提質提效。

  隨著下游N型技術產能逐步投產,N/P硅料價差進一步拉大,通威股份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快速提升N型料的市場供應,N型產品銷量同比增長447%。

  強化內外對標

  TNC電池量產轉換率升至25.7%

  除了硅料外,通威股份還占據著電池片龍頭企業的交椅。

  2023年上半年,太陽能電池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積極擴產,電池環節因技術發展致使擴張速度與產能釋放相對滯后,疊加上半年組件排產需求旺盛,市場供需相對偏緊,電池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圖片通威高效組件智能生產線

  在此之下,通威股份電池滿產滿銷,實現銷量35.87GW(含自用),同比增長65%。

  成本方面,憑借精細化管理控費、工藝水平持續精進以及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通威股份上半年單晶PERC電池非硅成本較去年全年平均非硅成本再降16%,產品A級率、電池轉換效率、碎片率等核心指標持續領跑行業。

  作為行業內率先實現TOPCon PECVD Poly技術規模化量產的電池龍頭企業,通威股份上半年強化內外對標,繼續提質提效,目前TNC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提升至25.7%(未疊加SE技術),良率超過98%。

  同時,隨著眉山3期9GW于2022年底投產,2023年第二季度已滿產發揮,平均效率達25.7%。彭山1期16GW項目順利下線,通威股份TNC電池產能規模達到25GW。

  而且,雙流25GW TNC項目和眉山16 GW TNC項目將于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屆時通威股份TNC電池將以66GW產能規模,躍升至行業前列。

  另外,通威股份HJT已完成雙面納米晶開發,210組件功率破720W,并建立首條銅互聯中試線;鈣鈦礦/晶硅疊層研發效率達31.13%,帶動盈利能力結構性提升。

  針對TOPCon技術研發,通威股份順利完成硼擴SE技術的開發,預計可實現TNC產品提效0.2%以上,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公司THC中試線已完成雙面納米晶技術開發,當前最高轉換效率已達到26.49%,210尺寸66版型組件功率達到743.68W(第三方認證),在硅片厚度減薄至110μm的條件下,量產良率依然可達到97%以上。

  不僅如此,自公司2022年大力布局組件業務,完成了光伏產業鏈的最后一塊拼圖以來,通威股份圍繞鹽城、金堂、南通三大制造基地,加速推進組件先進產能建設,上半年累計實現組件銷量8.96GW。

  與此同時,截至報告期末,通威股份建成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52座,累計裝機并網規模3.7GW,上半年結算發電量22億度,實現碳減排二氧化碳168萬噸。

  有業內人士認為,通威股份通過成本控制、技術升級、產能布局三大方面具有強勁優勢,而且三者可以相互正向影響,從而為公司構建起一道牢不可破的“護城河”。

  優化產能結構

  200億擴產夯實一體化布局

  在公布半年報的同時,通威股份一口氣拋出兩項百億級擴產計劃,進一步加強一體化布局。

  8月21日晚間,通威股份發布公告顯示,公司計劃在四川峨眉山市投資建設16GW拉棒、切片、電池片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約100億元,力爭2024年底建成投產,2025年底達產;在樂山市五通橋區投資建設16GW拉棒、切片、電池片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約100億元,同樣力爭2024年底建成投產,2025年底達產。

  對于上述兩大合計投資200億元的項目,通威股份表示,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公司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自身在光伏產業鏈中領先的綜合競爭能力,繼續強化圍繞高純晶硅、拉棒及切片、高效太陽能電池、高效太陽能組件等核心環節為一體的優勢產能結構,為產業鏈合作伙伴及終端用戶提供更高性價比的光伏產品,有效保障公司光伏業務的穩健發展,符合公司“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企業”的發展戰略。

  據了解,通威股份高純晶硅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太陽能電池出貨量自2017年以來已連續6年全球第一(InfoLink Consulting 統計),而在2022年下半年快速推動組件業務規模化布局后,公司組件全年出貨量進入全球前十名。

  根據半年報,通威股份稱目前鹽城25GW和金堂16GW高效組件項目已全面投產,公司組件年產能提升至55GW。

  由此,通威股份已經形成從硅料、拉棒、切片、電池片、組件以及電站全覆蓋的一體化產業鏈。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曾表示,一體化近兩年行業發展方向。通威有所延伸,是想在配套協同上形成一個規模成本、交易成本、組織成本領先的全球供應鏈。

  “但通威仍然強調對專業化分工和專業化合作伙伴的重視。”劉漢元表示,倡導行業有效分工協作,在自己所精所強的方面做大,在他人所專所精的地方有效配合,理性地適當控制,營造“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為我好、我為你好”的商業生態。

  一旦錨定一體化發展的目標,結合專業化分工和精細管理,通威股份有著更為明朗的前景和更加堅固的護城河。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永久图片 | 中文字幕无卡高清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久久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 现在在线免费观看AV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