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期,由中國食品報社發起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喜愛的鹵味品牌”評選活動公布票選結果,周黑鴨(01458.HK)位列第一,獲選為最受消費者歡迎鹵味品牌。
今年春節,周黑鴨也格外忙碌,不僅冠名高鐵,由“中國鹵味”聯袂“中國速度”揭開春運序幕,而后“中國鹵味周黑鴨”拜年視頻登上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點亮全球最負盛名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的戶外大屏。
“中國鹵味周黑鴨”,美好愿景已然起步。
周黑鴨半年賺1億
鴨脖子又香了?
在鹵味界,周黑鴨的門店曾經全部自營,以高端者自居。2019年,公司開放了特許經營模式,走高端戰略。
2023年上半年,周黑鴨實現營業收入14.19億元,同比增長19.8%;凈利潤為1.02億元,同比增長453.6%,實現了業績的強勢反彈。
同期,紫燕百味雞的營業收入17.43億元,同比增長6.48%;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55.11%。絕味食品營業收入為37億元,同比增長10.91%;凈利潤為2.42億元,同比增長145.55%。
周黑鴨凈利潤大幅增長,但業績增長乏力。2021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4.53億元,凈利潤2.3億元。相比之下,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與2021年同期持平,凈利潤僅為2021年同期的44.35%。
2023年的凈利潤暴增,與上年基數低相關。2022年上半年,周黑鴨凈利潤只有1837.70萬元,同比降幅達91.9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則為虧損664.80萬元。
今年以來,周黑鴨有逆襲趨勢。
據了解,春節期間周黑鴨銷售火爆,銷售TOP5均為交通樞紐門店,從大年初一至初八,最火爆的門店銷售額超過140萬元,同比提升48.6%。整體來看,春節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12.6%,從地區來看,華中、華東、華南地區的門店春節假期總銷量排名全國前三。
周黑鴨不斷調整策略,對消費人群進行細分,針對受眾及消費場景,推出了更具市場性的產品。
據了解,周黑鴨在全國范圍內推出近40款套餐,覆蓋39.9元-121.9元的不同價格范圍,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口味和產品裝入禮盒中,同時滿足居家自用、接待親友、年節送禮等多種需求。
而從鹵味單品來看,春節期間,周黑鴨的經典產品鹵鴨脖,銷量超過50萬,成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爆品。此外,鴨翅、鴨鎖骨、鴨掌、鴨舌緊隨其后位居銷售排行榜TOP5。
另一方面,從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3年6月末,周黑鴨總銷量為15791噸,較上年的13794噸增長了14.48%。據此計算,2023年上半年的產品單價為89.59元/kg,高于上年同期的85.62元/kg。
從客單價方面看,2017年以來,周黑鴨的客單價均維持在60元以上,2021年降至57.8元,2023年上半年上漲至62.1元,明顯高于絕味食品、煌上煌。據齊魯晚報調查,2022年,煌上煌和絕味食品的客單價為25元-35元。
價格上漲,周黑鴨的毛利率存在波動,需要在收入和成本之間進一步平衡。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周黑鴨的毛利率從62.32%下降至55.47%,2021年回升至57.78%,2022年又下降至55.03%。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為52.50%,同比下降4.36個百分點。
押注門店擴張能翻身嗎
目前,周黑鴨正在努力通過門店擴展突圍路徑。
走高端化路線的周黑鴨,曾在2006年前后嘗試過放開加盟,但加盟商失控嚴重影響了品牌形象。公司創始人周富裕迅速調整,周黑鴨也因此開始長達13年的直營之路。
直營模式,能夠讓周黑鴨嚴格把控產品質量關,維持高端的品牌形象和高昂毛利率。直營也有弊端,即發展速度受限。同行中,絕味食品借助加盟商模式實現快速發展。2019年底,絕味食品門店數10954家,周黑鴨僅為1301家。
2019年11月,周黑鴨放開了“特許經營”模式。2023年6月末,周黑鴨的自營門店與特許經營門店數量分別為1542家、2164家,特許經營門店數量超過了自營門店。上半年,分別貢獻的收入為7.5億元、4.1億元。自營門店單店收入為48.71萬元,特許經營門店單店收入為18.87萬元。
根據規劃,到2023年,周黑鴨預計全國范圍內的直營門店和特許經營門店數量將達到4500家左右,并在未來5年實現“百城、千縣、萬店”目標。2023年新開門店1000家左右,一半新店為社區店。
押注門店擴張,周黑鴨能翻身嗎?能重回年盈利7.62億元的巔峰嗎?
2023年4月,周黑鴨召開2022年度業績會,CEO張宇晨透露,2023年經營指標之一是凈利潤達到2億元。
今年1月11日,周黑鴨股價盤中大跌超26%,最終收跌22.95%。據傳,周黑鴨在小范圍內做了業績交流,預計2023年業績利潤指引為1.5億至2億元。
周黑鴨緊急澄清,業務運營一切正常,高管團隊穩定,近期控股股東未有任何處置公司股票的計劃。公司將努力實現2億元或以上的2023年年度利潤。周黑鴨強調,“這是一個目標而非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