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 張飛濤
實習生 丨 陳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素有“小招行”之稱的寧波銀行(002142.SZ)經營業績罕見失速。
近期,寧波銀行披露的2024年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該行總資產站上了3萬億元,成為A股市場第18家資產超過3萬億元的銀行。前三季度,該行不良貸款率0.76%,與年初持平,繼續保持低位。
不過,寧波銀行的經營業績增速明顯放緩。今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的歸母凈利潤為207.07億元,同比增長7.02%。這是該行近15年來凈利潤增速第二次降至個位數,上一次是2020年。
備受關注的是,監管新規鼓勵上市公司積極派發現金紅利,30%分紅率被稱為及格線。2023年度,寧波銀行分紅率15.52%,A股銀行倒數第二。
01
資產規模創新高
但凈利失速
城商行的尖子生寧波銀行交出了一份不好看的成績單。
根據三季報,寧波銀行資產規模繼續擴大。截至今年9月底,總資產達到3.07萬億元,較2023年底增加3560億元。
A股42家銀行中,總資產超過3萬億元的有18家,寧波銀行排名第18位。在城商行中,寧波銀行資產規模排名第5。從今年前9個月的資產增加金額來看,該行資產增加額僅次于江蘇銀行排名第2。
寧波銀行的資產質量依然較高。今年前三季度,該行不良貸款率0.76%,與2023年持平,連續16年不良率低于1%。在A股銀行中,不良貸款率僅略高于成都銀行、廈門銀行。
2023年及今年前三季度,A股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均為1.25%,寧波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明顯優于整體水平。
然而,在資產規模大幅增加之時,寧波銀行的經營業績并不如人意。今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07.53億元,同比增長7.45%;歸母凈利潤207.07億元,同比增長7.02%。
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增,寧波銀行保持了15年。不過,從同比增速來看,如今已大不如前。
單純觀察前三季度,2010年以來,該行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僅有兩次為個位數,即2020年和今年。2020年前三季度,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5.22%。這一增速,在當時屬于超預期。
彼時,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股份制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部分銀行降幅較大。
而在今年前三季度,A股銀行中,大部分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包括浦發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10家銀行增速都達到兩位數。
上述數據顯示,無論與自身的歷史相比,還是與同行相比,今年前三季度,寧波銀行的業績表現讓人“大跌眼鏡”。
兩年前,寧波銀行業績增速就開始放緩。2021年,該行實現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27.74億元、195.46億元,同比增長28.37%、29.87%,二者同比增速均接近30%,是近10年來的高光時刻。
這樣的增速未能持續。2022年、2023年,該行營業收入分別為578.79億元、615.85億元,同比增長9.67%、6.4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0.75億元、255.35億元,同比增長18.05%、10.66%。
02
凈息差收窄
中間業務收益下滑
是什么讓寧波銀行經營業績罕見失速?
公開資料顯示,寧波銀行成立于1997年,由當地17家城市合作社組建而成。2006年5月,寧波銀行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新加坡華僑銀行。
2007年,該行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國內首批上市的城商行。
在業務方面,寧波銀行一度將服務方向重點鎖定為中小企業。2014年開始,該行推進業務轉型,發力大零售,聚焦個人財富管理業務。
業務轉型效果很快顯現。2017年至2021年,該行總資產從1.03萬億元增長至2.02萬億元,接近翻倍;歸母凈利潤從93.34億元增長至195.46億元,增加超百億,翻了一倍多。
2020年年報中,寧波銀行提及“數字化經營縱深推進促進大零售戰略實施”,個人貸款日均規模同比增長46.16%。當年底,該行個人貸款總額2616.53億元,占貸款和墊款總額的38.05%,比年初提高4.09個百分點。當年,個人零售貸款業務為該行貢獻了58.02億元的利潤總額,與公司貸款業務貢獻的利潤總額58.75億元基本相當。
正因為如此,寧波銀行被市場稱為“小招行”。
如今,零售業務似乎成了業績拖累。今年上半年,該行個人零售貸款占比37.12%,貢獻的利潤總額14.26億元,僅約為公司貸款業務貢獻的利潤總額的18.98%。
個人貸款業務業績劇變,主要原因是個人貸款業務利率大幅下降,凈息差收窄。2020年,該行凈息差為2.30%,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2.21%、2.02%、1.88%,今年前三季度進一步下降至1.85%。
除了息差收窄影響業績外,中間業務收益下滑也對寧波銀行的營收凈利產生了較大影響。2022年至今年前三季度,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為74.66億元、57.67億元、37.49億元,同比下降9.63%、22.76%、30.25%,連續下降。
寧波銀行稱,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代理類業務有所下滑,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同比下降。
03
分紅率偏低被資本拋棄
寧波銀行正在被資本市場拋棄。
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包括工行、農行等多家銀行股價創新高,城商行中江蘇銀行也積極表現。相對而言,寧波銀行的表現低于預期。
從K線圖看,9月18日,該行股價盤中下探至18.35元/股,創下了2019年2月26日以來新低。
寧波銀行曾經是資本的寵兒。作為曾經市場公認的績優股,2019年初-2021年2月10日,寧波銀行的股價漲幅達1.7倍左右,漲幅居A股銀行之首。
然而,股價從44.58元/股的高點不斷震蕩回落。2023年,該行股價跌幅約38%,跌幅居A股銀行之首。
從漲幅居首到跌幅居首,股價變動的背后,是資本對其看法發生了改變。
基金大幅減倉寧波銀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基金合計持有寧波銀行2.32億股股票,較二季度末減少了約2.78億股,減倉比例54.45%,基金持倉A股比例為3.56%,接近今年一季度末的持倉A股水平3.37%。這一水平,逼近2016年市場大幅調整時的水平。
從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看,第三季度,陸股通減倉659.65萬股股份。
寧波銀行在現金分紅方面一直飽受詬病。
去年10月,證監會出臺上市公司分紅新規,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滬深主板公司分紅比例低于30%需充分解釋原因。因此,分紅率30%被視作及格線。
但是,2023年度,寧波銀行派發現金紅利39.62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15.52%,僅接近及格線的一半。而當年,A股市場包括工商銀行等14家銀行分紅率超過30%,浙商銀行、成都銀行的分紅率接近30%。
寧波銀行的分紅率15.52%,位居A股42家銀行中倒數第二,僅高于西安銀行。
上市以來,寧波銀行的平均分紅率為16.93%,在A股銀行中也屬于倒數。
如今,在凈息差收窄、凈利潤增速放緩的經營狀況之下,寧波銀行似乎找到了不分紅的借口。
作為曾經的優秀銀行,寧波銀行能否重新被市場認可,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