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王杰仁
實習生丨陳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7月14日,均瑤健康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7.29萬元至895.93萬元,同比減少74.23%至82.82%。均瑤健康的業績還在下滑中。
自2020年8月18日上市后,均瑤健康就沒有給投資者交出一份漂亮的業績答卷,歸母凈利潤連續下跌5年,2024年還出現了2016年以來首次虧損。
以創始人王均瑤的名字命名的均瑤健康,為何走入了怪圈。
01
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
均瑤健康原名均瑤乳業,隸屬于知名企業均瑤集團,自2011年起,均瑤健康戰略進入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并迅速推出多款系列產品,是國內最早生產與銷售常溫乳酸菌飲品的品牌企業之一。“腸胃有活力,人生有動力”。因這句廣告詞聞名的“味動力”,是均瑤健康曾打造出來的大單品。
2020年,均瑤健康在A股上市,也被稱為“常溫乳酸菌第一股”。
目前,均瑤集團旗下控制了4家上市公司,愛建集團、吉祥航空、大東方和均瑤健康,分別涉及金融、航空、零售與醫療和食品飲料。
不過,最賦予眾望甚至以創始人王均瑤為名的均瑤健康,業績表現嚴重拖后腿。
近期均瑤健康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597.29萬元至895.93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580.34萬元至2878.98萬元,同比減少74.23%至82.82%。預計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35.61萬元至203.41萬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2785.09萬元至2852.89萬元,同比減少93.19%至95.46%。
對于業績預減,均瑤健康稱傳統常溫乳酸菌業務收入減少,下游客戶需求不振,且銷售費用及市場費用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還加大了研發費用投入。
均瑤健康業績下滑并不意外。2020年至2024年,其實現營業收入8.5億元、9.1億元、9.9億元、16.3億元、14.5億元,同比增長-31.62%、7.24%、7.94%、65.71%、-10.77%。2020年-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2.1億元、1.5億元、7674萬元、5758萬元和-2912萬元,同比增長-27.6%、-31.26%、-47.79%、-24.97%、-150.57%。可以說,上市后,均瑤健康的營業收入勉強能維持住,但歸母凈利潤卻是連續下滑5年,直至2024年還出現虧損。
當初一心執著的乳酸菌賽道,如今業務也是節節下滑。2020年至2023年,均瑤健康乳酸菌飲品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5.16%、2.09%、13.65%、10.88%;銷售量同比下滑28.37%、2.72%、16.11%、10.99%。2024年,均瑤健康將乳酸菌飲品并入益生菌飲品業務,合并后的營收為5.95億元,同比下滑2.71%。
02
嘗試拓寬賽道但效果不佳
均瑤健康不是沒想過自救,這幾年也算是全面出擊。
2020年,均瑤健康在王均豪的帶領下開始了“二次創業”,進軍瓶裝水行業。均瑤健康設立了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并在2021年以2100萬元收購了湖北三座山飲品有限公司70%股權,更名湖北均瑤恩賜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
均瑤健康的礦泉水業務發展得并不順利,并沒有成長為第二曲線,反而還多次因產品安全問題被處罰。2020年11月,湖北均瑤恩賜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因“生產和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被英山縣市場監管部門罰款3萬元。
2022年,湖北均瑤恩賜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巖心水潤”2批次飲用天然礦泉水(518ml/瓶)、飲用天然礦泉水(350ml/瓶),各檢出溴酸鹽0.018mg/L、0.017mg/L,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18)規定,每升天然礦泉水溴酸鹽限值為0.01mg/L,上述礦泉水溴酸鹽含量均超標。
隨后,均瑤健康開始做益生菌方向。
2020年底,微康益生菌與均瑤健康簽訂合作協議,3年內協助均瑤健康自主開發乳雙歧桿菌J605、植物乳桿菌Y388專利菌種及應用解決方案。
2021年,均瑤健康與江南大學發明專利“卷曲乳桿菌CCFM1118”,推出味動力“青幽爽”、“暢飲爽”益生菌乳酸菌飲品和黑巧益生菌產品。
2022年,均瑤健康以2.79億元收購破產退市的潤盈生物85%股權。潤盈生物是國內益生菌行業的龍頭之一,主要面向海外市場(70%的產品對外出口)。均瑤健康稱,潤盈生物的重整一旦落到實處,均瑤健康的益生菌業務資源將得到有效整合,有利于公司發揮協同效應,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多元化需求,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健康選擇。從而提升公司經營能力,對均瑤的市場競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潤盈生物目前只能說勉強盈虧平衡,均瑤健康財報顯示,潤盈生物2024年凈資產-1.688億元,營業收入1.5億元,凈利潤441.2萬元。
03
信披違規收警示函
均瑤健康近期還因為信息披露問題收到了警示函。
6月7日,均瑤健康披露關于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收到湖北證監局警示函的公告。湖北證監局表示,經查,均瑤健康存在違規事實。2025年4月30日,均瑤健康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其中披露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911.64萬元,公司未按規定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
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王均豪作為公司董事長、俞巍作為總經理、崔鵬作為財務總監、郭沁作為董事會秘書,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湖北證監局決定對均瑤健康、王均豪、俞巍、崔鵬、郭沁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應充分吸取教訓,加強證券法律法規學習,杜絕此類行為再次發生。
今年5月26日到6月10日,均瑤健康股價突然暴漲,先是收獲4個漲停,而后繼續攀升最高至12.26元附近,股價較此前長期處于6元上下接近翻倍。但是,均瑤健康基本面并未出現變化,公司分別于5月28日、30日兩次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其中,5月30日公告提示,除已披露事項外,公司不存在其它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有意思的是,趁著股價異動,給了均瑤健康高管們一個減持的好時機。
據相關數據,公司副總經理向衛兵在5月27日、5月30日分別減持2.2萬股、2萬股,減持均價為7.69元/股、9.7元/股;董事蔣海龍5月28日、5月30日分別減持3萬股、7萬股,減持均價8.46元/股、8.99元/股;董事朱曉明在5月30日以9.46元每股減持15萬股;監事陳艷秋分別于6月6日、6月4日、5月30日減持5700股、3萬股和1萬股,減持均價分別為11.05元/股、10.38元/股和10.2元/股;監事朱鵬飛分別于5月30日和5月27日減持2萬股和2.57萬股,減持均價為9.9元/股和7.69元/股。
業績滑坡,新業務拓展不順,公司治理有待完善,以及高管們紛紛套現,擺在均瑤健康面前的這些難題,應該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