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復興區召開了一場推動《關于加強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監管監督的工作機制(試行)》文件落實會議,進一步規范農村產權交易行為,確保交易公開、公平、公正,實現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專題會議重點圍繞政策傳導、責任分工、問題解決和制度執行展開,確保各級部門及基層干部準確理解文件核心要求和政策精神,形成統一行動共識。
會上詳細闡述了完善農村產權交易監管體系文件的背景,解讀了加強農村產權交易監管對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預防農村微腐敗、促進鄉村振興的的重要意義。農村產權交易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其規范化、透明化程度直接關系到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農村社會的穩定繁榮,通過監管規范農村產權交易行為,農戶可有效盤活“沉睡資產”,拓展發展路徑,權益更受保障;農村集體能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升級,助力現代農業產業鏈延伸。
隨后,復興區紀委監委、巡察辦、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就產權交易規范管理進行深入討論交流,并結合各自負責的領域提出建議。
推進會明確了各部門及村鎮職責,建立了協同聯動機制,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推動工作機制落實作出了部署安排,要求各部門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激發做實這項工作的內生動力;加快建立區、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協調體系,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凝聚工作合力;主要領導親自來抓,建立健全巡查監督機制,進一步增強推進動力,確保農村產權交易監督監管工作落地見效,為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