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原創 > 正文

邯鄲老舊小區改造深得民心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王杰仁發布時間:2020-12-14 16:22:10

  劉家場社區叢南小區。王麗媛攝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張紅軍 實習生于文靜“這幾個月來,我們小區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打心眼里高興!”12月10日上午,麗都花園小區的老劉談起小區變化時面露喜色,贊不絕口。這個緊鄰陵園路的家屬院因疏于維護,一度荒草叢生、道路破損。在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該小區樓道統一進行粉刷,管道重新鋪設,樓前還增設了花亭、座椅,“環境好了,心情也愉悅。”

  今年是邯鄲市《老舊小區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三年來,邯鄲市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連續三年把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列入全市20項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實事,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1064個老舊小區改造,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明顯提升,社區治理體系逐步完善,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精準施策改到居民心坎上

  一直以來,不少居民都在為老舊小區臟亂差、基礎設施薄弱、沒有物業管理等問題而煩惱。“‘只見小房不見人、垃圾舊貨滿院擺、道路坑洼積土塵’,順口溜都被編了好幾套,聽完笑完,卻是我們這些住在這里的人心酸的自嘲。”天苑小區居民們對記者說。

  居民們談起老舊小區的“寒酸”,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管網破舊,道路破損,上下水、暖氣、煤氣,還有光纖,這些設施要么缺失,要么老化非常嚴重;幼兒園、停車位等基礎配套設施短缺;公共服務缺失,沒有物業管理,公共環境普遍比較差,包括秩序混亂、私搭亂建等,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生活在小區里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根治老舊小區制約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歷史頑疾,2018年,邯鄲市啟動《邯鄲市老舊小區三年行動計劃》,針對2000年(含)前建成的環境條件差、配套設施不全或破損嚴重、無障礙設施建設缺失、管理服務機制不健全,且未納入棚戶區改造計劃的住宅小區,從安全改造、居住功能提升及環境整治3個方面入手,對全市一千多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16萬戶居民。

  

  老舊小區改造數量多、面積大、改造任務繁重,如何才能高標準完成改造任務?邯鄲市探索建立了“精準改造機制”,按照“市政府做好頂層設計、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落實主體責任”和“誰主管、誰負責,誰牽頭、誰協調”的原則,建立市、縣兩級工作體系,科學確定改造標準,確保應改盡改,并按照“精準、科學、可操作、易復制”的原則,量化任務,把群眾意見最大、現實問題最突出、最急需解決的9項共性內容(包括拆除違建、樓頂防水、墻體粉刷、電線整理、下水管道、鋪設路面、環境治理、安全改造、文化內涵等)作為全市統一的規定動作固定下來,然后再把不同小區群眾的不同需求列入改造內容,既簡單明了,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從垃圾成堆、雜草叢生、臭氣熏天、偷盜多發這樣臟亂差的小區,到相對穩定、環境優雅、管理有序、業主安心的精品小區,滏山花園小區的轉變來之不易。“除了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居民的廣泛參與。”柳頤社區黨支部書記耿志敏告訴記者,從改造之初怎樣改造,積極聽取居民意見;改造中的招標代理公司由業委會選定;改造竣工驗收時,得有居民代表參加,且須進行小區居民改造滿意度測評,滿意度低于80%的不得驗收,繼續改造完善;改造完成后,由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同管理……“居民看到你真心辦實事,就會贏得群眾支持。小區路面硬化鋪瀝青時,500多輛車兩天時間不能進小區,到現在都沒聽到一句怨言。”

  精心雕琢干就干漂亮

  小區的路燈能不能給換?門前的路是否能修?鄰居搭建的小房是否能拆?總是堵塞的下水道能否先給疏通……改造計劃出臺,喜悅的居民們開始關心具體的改造方式。

  為抓實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有溫度的民生工程,邯鄲市從改造的重點、具體內容入手,整體改造工作把握點、線、面三個重點。既注重小區個體改造和重塑,也注重相鄰小區改造內容和標準的統一,在全市確定了4大精品片區、40個精品示范小區進行重點打造,并制定了點、線、面三類改造的具體標準,形成了點為基礎、連點成線、串線成面、協調統一的改造模式。整體改造把握“精心、精細、精致、精美”四條原則,精心、精細是基礎,體現工作態度和工作狀態;精致、精美是效果,體現工作要求和工作標準。通過精心謀劃、精細施工,達到處處精致、整體精美的效果。

  為確保改造內容真正做到應改盡改,落到實處,邯鄲市建立了詳細的項目改造清單,堅持“清單銷號機制”,明確改造內容、時間節點、完成情況、完成效果,然后清單列表,掛圖作戰,以多輪次、不間斷督導為手段,完成一項核銷一項,直至全部完成任務。全市統一安排、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打好拆遷殲滅戰,把所有涉及小區違章建筑徹底拆除到位,為改造騰出空間,累計拆除違章建筑200萬平方米。確保改造內容全覆蓋,改造工程全落地,工程驗收確保改造效果全實現。通過海綿城市、完整社區,建設智慧平安小區、節水小區等先進理念、先進科技的引入和應用,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引領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目前,所有小區改造都參照海綿城市標準建設,正在與市公安局聯合建設30個智慧平安小區,與市城管執法局正在建設3個立體停車系統,同時,6個完整社區試點正在進行之中。“叢臺區朝陽路11號院已完成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各項內容,主要包括智能AI門禁、視頻監控、車輛道閘等系統和智慧社區展廳建設等,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有效地解決實現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等無法做到的城市安防最后100米——社區覆蓋。今年在主城三區建設10個智慧平安小區。”邯鄲市房管局物業處處長李雪說道。

  游走在已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體現著“以人為本”改造理念的地方比比皆是:每一棟樓體粉刷前,全部用膩子找平;部分樓體之間安裝大型晾衣架,方便居民晾曬棉被、床單;小區內增加座椅數量、各種線纜捆扎入地、充電樁安進車棚……有條件和基礎的小區,還增加了養老托幼、健康醫療、文化活動等設施。“樓道內的扶手裝得很貼心,上下樓更方便了。”說起小區改造,80歲的復興區橋南院小區居民宋坦說,“小區老年人多,很多改造細節充分考慮到老年人實際需求,改到了居民心坎上。”

  觀摩實地“見高下”幸福與否百姓說

  拆墻并院,管網更換,建設小游園、議事亭、連心廊,打造社區“和”文化……近日,邯鄲市舉辦2020年第三輪老舊小區改造觀摩評比活動,大家走進舊貌換新顏的新興苑、通達名園、嘉苑小區,鐵西南42號院等改造后的老舊小區,一路看、一路議、一路評,交流學習好經驗好做法,相互找尋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最終,復興區在此次觀摩評比中位列第一。

  復興區作為傳統工礦區,由于歷史原因,老舊小區數量多,群眾熱切盼望改善居住環境。三年來,該區累計拆除私搭亂建2.8萬平方米,新增綠地1萬多平方米,規劃停車位920個,新建擴建小游園、小廣場31個,預計在今年年底將全部完成186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任務。“35年前,我搬來時候正好下雨,司機一看院里路不好,直接把東西卸到了路邊。”復興區六二社區居民趙阿姨說,現在小區改造后,無論是從道路、游樂設施還是周圍環境都讓人耳目一新。

  行與不行大家說,是好是壞比比看。為激發各區縣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積極性,邯鄲市從2019年開始組織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觀摩評比活動,截至目前已經舉辦了7次。同時,邯鄲市還拿出專項獎補資金,打造出一批群眾滿意、社會認可的精品小區。比如,打造了按照統一風格、統一標準、集中改造的朝陽路片區,體現精細化改造理念的滏山花園小區、智慧平安理念的朝陽路11號院小區、“紅色物業”管理理念的邯峰小區、書香文化理念的石化小區等一大批精品小區。

  小社區大社會,城市老舊小區的“管理難”是眾所周知的“頭疼事”。為此,邯鄲積極探索建立“紅色物業機制”,一方面,對有物業的小區,通過黨建引領、黨組織介入交叉任職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對部分規模較小、招不來物業服務企業的小區,社區建立“紅色物業服務站”,通過街道統籌、自治管理、社區兜底的方式,把群眾組織起來,把基本的服務內容管起來,使所有老舊小區改造得好,有人管理,群眾滿意。

  老舊小區管理這件“頭疼事”漸漸變成了“舒心事”。目前,全市已全面推行“紅色物業”管理模式,460余個小區通過這種模式加強了管理,解決了政府長期不能解決、群眾長期意見最大的問題,受益群眾達30萬戶,90多萬人。

  從2018年起,邯鄲市連續三年把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列入全市20項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實事,強力推進。2018年,累計投資4.9億元,改造完成213個;2019年,投資8.9億元,改造完成532個;2020年,預計投資12億元,對319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完工率在全省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進度中排名第一。老舊小區在改造中產生蝶變,居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實惠。“老舊小區改造給老百姓帶來的最大實惠是居住環境好了,房價漲了?,F在小區主要靠居民自治管理,大家都很滿意。”麗都花園小區居民李大媽稱贊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新生活。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免费码 | 亚洲一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