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核驗,掃碼注冊,潞安化工余吾煤業公司準備隊爆破工人們正在有序的注冊八點班爆破作業項目,在個人基本信息核驗成功后,陸續掃碼注冊雷管編碼。這是今年2月份該公司準備隊引進的先進新工藝——數碼雷管。
“爆破作業點多面廣,環節多,監管難度較大。”該公司準備隊隊長張海峰表示,傳統雷管防靜電、防流失模式既不安全,也容易出現疏忽,造成監管漏洞。
與傳統雷管相比,從生產到使用上報數據,數碼雷管實現了全生命周期管控。具有抗跌落、抗震、抗折彎、抗靜電、抗雜散電、抗射頻電能力,除受電控制外,還受到一個微型芯片控制器的控制,且在起爆網路中該微型控制器只接受起爆器發送的數字信號。數碼雷管起爆系統的設計,引入了專用軟件,其發火體系是可檢測的,雷管的發火動作也是完全以軟件為基礎,為爆破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保障。該技術對起爆過程進行全過程嚴格控制,其中電子雷管的起爆需要填好提前備案項目合同、單位代碼、經緯度、發爆器定位、作業時間、作業區域、發爆器編號和爆破員等信息,必須在下載注冊碼、掃碼確認、聯線、組網等全部程序完成的狀態下,方可起爆。
“一旦信息不對應,將無法下載工作碼,更無法正常起爆數碼雷管,有效防止未使用的數碼雷管流失,高效規避了誤操作引爆的可能,提升了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張海峰繼續說道。
自數碼雷管使用以來,該公司準備隊生產技術組深入爆破作業工作面進行手把手現場教學,以“手機端軟件注冊、數碼雷管的領取、聯線、組網爆破、記錄上傳”為教學內容,向每個放炮員逐項分析講解,并在數碼雷管推廣應用過程中,制定出詳盡的數碼雷管及相關設備材料管理辦法,讓數碼雷管的領取、使用、數據上傳、爆破控制器及防爆手機管理更加嚴密。
截止目前,數碼雷管使用工作正有序推進,該公司準備隊3個爆破作業班組及43名爆破員已全部達到熟練操作標準。掘進爆破、切頂爆破、深孔爆破等3個工藝已推廣至公司井下各個爆破作業面,爆破次數達311余次,爆破成功率100%,上傳有效爆破數據1052條,未發生一起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盲炮事故,各類爆破作業違章數量趨于零位。因此,數碼電子雷管推動了爆破技術水平的數字化革新,簡化了操作過程,極大地提升了爆破作業安全及管理水平。
景笑龍 楊利軍 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