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的“天字號”工程,是貫穿全年工作永恒不忘的主題。臨近年末歲尾,高河能源針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專項措施,崗位安全風險“二次確認”、“六查”安全工作法、“一值守雙現場”、“兩單一表”……這些活動的層層有力推進,無不在為打好年終安全生產收官戰擰緊“安全發條”。
安全管理有效,重在方法可行。為了確保年終安全生產圓滿收官,高河能源把安全隱患排查作為近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該公司綜采預備隊率先行動,按照公司要求安排部署,制定相應方案措施,調動起全員參與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讓人人爭做安全“吹哨人”。
宋艷青是高河能源綜采預備隊檢修班的一名機組檢修工。12月10日四點班,在W4308工作面,他像往常一樣接班到達工作崗位,按照班前會“全員查隱患”的要求,先對現場轄區范圍的安全隱患“過篩子”,當他打開機組設備電機的冷卻水外噴霧時發現了“蛛絲馬跡”。
原本電機的冷卻水是直接外排的,后來該隊將外排的冷卻廢水再利用,改造成了用以降塵的外噴霧裝置。他排查時發現外噴霧流量變小,噴霧降塵效果不如以往,若是以前冷卻水直接外排的話,這一微小的變化根本不易察覺,職業的敏感讓他覺得一定“另有文章”。
電機冷卻水流量變小,可能壓力不夠、可能管路堵塞、可能……他通過觀察聯想到許多“可能”因素,然后果斷采取措施對管路進行反沖,解決了管路堵塞這一重大“危險源”,使機組設備因此損壞的概率降到最低。這是高河能源公司“全員查隱患”工作在現場推動落實的一個縮影,也是微小隱患制約安全生產大局的一個示范事例。
綜采預備隊隊長焦國順在班前會上多次強調,“安全隱患是無處不在的,這就需要我們睜大發現隱患的‘火眼金睛’,隱患雖小,但往往就是因為不重視‘小隱患’,才最終釀成了‘大事故’,‘全員查隱患’要求我們人人行動起來,個個都是安全員,對作業地點的安全隱患進行全覆蓋、拉網式、不留死角的大排查。”
隱患查上來,獎勵兌下去。“修巷班李棟因排查出機頭2根單體柱未栓護繩,及時處理此隱患被評為第一名,依照6S管理考評細則給予獎勵30分”。綜采預備隊針對隱患排查效果,創新制定獎懲機制,將隱患排查與“6S”管理考核相掛鉤,兌現“真金白銀”的獎勵,在每班的班前會上,排查隱患反饋受到獎勵的職工會進行講評,以問題、結果、目標為導向,樹立起“全員查隱患”的正向引導作用,這一創新舉措也在公司所有基層隊組示范推廣開來。
當然,激勵是雙向的,有獎也有罰。公司安全部部長鄒先龍介紹說,“制約煤礦安全生產的最大‘公敵’就是這些潛在的安全隱患,在‘全員查隱患’的監督考核方面,我們會對公司、部門、隊組三個層面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排查隱患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未能及時整改、整改不徹底、整改措施不當、隱患整改驗收不合格等進行相應罰款,存在走馬觀花、敷衍了事現象的也會受到‘真金白銀’的嚴厲處罰,用強有力的監督考核層層壓實安全責任。”
“查”隱患的最終落腳點落在“治”隱患。為最大限度杜絕安全隱患問題的反復出現,公司安全部每月進行安全隱患統計分析,建立隱患問題“數據庫”,找出重復隱患、典型隱患、重大隱患,按照“六查”原則,從技術設計、規程措施、規章制度、安全投入、安全培訓、勞動組織、設備設施、現場管理、操作行為等方面系統分析隱患產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完善相應的整改措施,形成月度統計分析報告,形成公司上下全員真查隱患、真改隱患、能治隱患的濃厚安全氛圍。
“就拿我們隊來說,安全隱患藏在哪里,只有熟悉現場的職工最清楚,我們按照‘小隱患當班改,大隱患當天改’的原則,盡力做到隱患整改‘日清日結’,并發動全員為安全‘站崗放哨’,做好安全隱患的‘吹哨人’。”綜采預備隊黨支部書記劉小風說。
如今,高河能源在井上下各系統、各環節、各頭面、各崗位都有排查安全隱患的“吹哨人”,他們嚴之又嚴、抓早抓小,敢較真、敢碰硬,對安全隱患“一竿子插到底”,“全員查隱患”不僅僅是一紙文件、一次活動,而是已然成為自上而下全員守護安全的行動自覺。(程浩 連雅男 徐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