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二季度以來,高河能源通風隊緊緊圍繞集團、公司“三會”要求,堅持本質安全、集約高效發展,以“價值創造一體化融合”為抓手,守正創新,積極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打造通風隊專屬的“新質生產力”!
安全為基,主動作為。該隊在集團、公司“三會”結束后,立即組織全隊職工針對會議精神進行了學習貫徹,通過編制思維導圖,繪制漫畫等方式方便職工理解加深印象;組織職工對不同崗位之間的業務要點進行交互學習,實現“一人多技,一人多崗”;邀請“三違”人員現身說法,觀看“黑色三分鐘,生死一瞬間”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邀請職工上臺說想法、談感受,進一步增強職工“安全第一,第一安全”意識,實現職工向“我要安全”轉變;推進“班組競賽”相互學,提高崗位競爭能力和員工操作技能,做到人人技能有提升,以賽促學,在班組內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開展“金種子”培育,利用好隊組“關鍵少數”,每月組織金牌員工、技師進行導師帶徒,全面提升職工技術水平,做到“一崗多能+一人多崗”。
該隊還認真落實“完善責任、落實責任、層次管理、追究責任”管理要求,完善了“六查”工作機制,結合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制定了“六查”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以及根據崗位職責制定了“六查”工作檢查清單,通過“六查”排查井下作業現場以及沿途的安全風險,把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降低安全風險。
高效為本,關鍵在干。2024年,通風隊生產任務艱巨,預計全年需構筑密閉30多道,約施工1900立方米,且職工普遍年齡偏大;面對如此困境,該隊立足核心業務,選取設施構筑量和設施構筑消耗材料資金作為收入端和支出端的兩大核心指標,通過建立了“一個工程一張表”的可視化數字工作臺賬,把每人每班的“工作量”按通風設施施工工藝工序全部量化,設置對應的基礎值、達標值、挑戰值,把指標作為隊組薪酬績效分配方案的一個評判標準,使得全隊職工由“派活干變為搶活干,領工資變為掙工資”的觀念轉變。
該隊充分發揮附加激勵項“指揮棒”的作用,“以真金白銀論英雄”,進一步完善價值創造一體化融合績效指標體系,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生產工作任務,保證井下通風設施質量可靠,保障井下通風系統運行穩定。通過運行“一個工程一張表”,使W3305膠帶順槽構筑5m厚防爆密閉比原定工期超前4天完成,比預計用工減少54個,設施構筑工效為0.55m³/工,比2023年平均設施構筑工效提高0.12m³/工。
該隊內部優化班組管理,積極創建“五型”班組。在安全型班組構建方面,通過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積極整改各類隱患問題,確保上級部門及隊組自查隱患整改率達到100%、班班不放心人員的排查,確保無酒后及精神狀態不振人員入井。人人開展不安全行為的自查,切實杜絕作業現場的習慣性“三違”,降低風險、杜絕違章、減少事故,做到本質安全;在學習型班組構建方面,以崗位作業標準與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為切入點,狠抓班組職工綜合素質能力,通過學習的方式讓職工們樹立起安全作業、警鐘長鳴的安全生產理念;在創新型班組構建方面,鼓勵職工人人搞創新、個個想辦法,積極收集班組員工的“奇思妙想”,并對于“好點子”進行實物制作兌現,減輕工作強度的同時加強安全生產保障;在效益型班組構建方面,通過詳細的工程量、施工材料使用量、人員安排配置等方面的登記,做到每項數據化、可視化,最后通過數據對比,改進短板,起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構建技能型班組方面,該隊積極推行“大工帶動小工”“多工種帶動單工種”的理念,讓每位班組職工多掌握一項技能成為多面手,不僅能夠干好本職工作,還要每樣工作都能夠“手拿把捏”,使每一名職工都要成為“精兵強將”。
創新為要,守正出奇。創新是隊組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動力。2023年通風隊以“全員創新”為目標,積極構建以“創新項目”為驅動引擎,以“降本增效”為指導方向,在隊組內部為職工搭建“小改小革”一站式服務。技術組負責資料收集、技術指導;地面工房積極配合職工把創新想法落地;生產隊長把驗收合格的創新項目安排專人在井下試運行,全面打造獨樹一幟的創新孵化鏈,營造全員創新的濃厚氛圍。2023年,累計完成“五小”創新項目6項,“黨建”創新項目1項,“管理”創新項目1項。通過創新項目在井下實際生產中的不斷推廣應用,2024年一季度,通風隊輔助班技術骨干設計制作的密閉水位計,已在井下E1302回風正頭密閉施工時進行安裝試驗。該項目獲公司“五小”項目評比三等獎,隨著多項創新項目不斷深入井下實際應用,2024年至今,該隊通過創新累計節約資金約40余萬元。
2024年,通風隊全體職工將趁著春光正盛,春意正濃,以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為全面加快建設本質安全、集約高效、綠色智能煤礦而貢獻自己的力量!(趙漢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