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長治 > 正文

潞安化工高河能源于鵬偉:礦井心臟的守護者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4-04-11 14:30:46

  “采煤機運行速度始終保持在3.9米/分鐘,與規定最高速度只相差0.1米/分鐘,滾筒與規定位置距離誤差在0.01米以內,停車點零點標正,分毫不差……”這是高河能源公司于鵬偉的拿手絕活,在2023年舉辦的“晉能控股杯”山西省能源行業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上,他以11分30秒總分98.3069的成績奪得采煤機司機工種的第一名。

  于鵬偉,是潞安化工集團高河能源有限公司綜采一隊的一名班組長,憑借多年在一線躬耕的經歷,他先后多次獲得集團及公司榮譽,如今,他已成長為采煤機操作維修領域獨當一面的“技術大拿”。

  技藝精湛 唯有恒久磨礪

  采煤機是煤礦生產的核心設備,就像人的“心臟”,一但出現故障,整個生產鏈條將被按下暫停鍵,于鵬偉就是這樣一位維護礦井生產“心臟”的人。

  十多年前,22歲的他帶著對礦山的好奇與憧憬從學校畢業來到高河能源綜采一隊,參加工作后,主要從事采煤機操作、維修、調試、故障處理工作。工作之余,他一頭扎進自行購買的采煤機電氣、液壓、機械方面的書海里,如饑似渴地琢磨新知識,邊干邊學,采煤機出現故障他就主動請纓,大膽嘗試處理。井下現場解決不了的,上井后找舊配件動手拆卸,反復推敲分析,直到學懂弄通。

  隨著維修經驗的不斷豐富,他也漸漸練就了一身“絕活”。在采煤工作面現場,只要圍著采煤機設備走一圈看一看,就能發現哪里少沒少零部件;聽一聽采煤機運轉的震動聲,就能判斷設備運行有沒有問題;感受一下采煤機工作時的溫度變化,就能得知設備的運轉狀態。

  2019年的中秋節,他回老家陽城陪父母過節。凌晨1點,一通緊急電話打來,井下E1310工作面采煤機因左搖臂出現異常聲響,導致工作面無法正常開機作業。他知道,一般的小故障根本不會半夜打電話,除了他這位“大拿”,別人真的是想不到任何解決辦法,掛斷電話后,他連夜驅車一百多公里從老家趕到工作面現場。經過詳細“診斷”后得知,是搖臂二級行星輪齒輪的軸承損壞所致,但因工作面受沖擊地壓影響,巷道鼓幫嚴重,運輸條件差,無法運上井更換新搖臂,他很快又想到新的解決辦法,利用新制作的撥齒輪銷軸液壓拆卸工具,現場更換了齒輪軸承,使搖臂恢復正常運轉,縮短故障影響時間近20多個小時。

  在長年累月的學習和磨礪中,于鵬偉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得到極大提升,開始在領域內逐漸嶄露頭角。多年來,于鵬偉為礦井高質量完成60余臺采煤機的大修、調試、改造等工作,每年處理采煤機故障20多次,故障率由0.6小時/萬噸下降到0.1小時/萬噸,為礦井間接創造經濟效益近千萬元,確保了采煤機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

  趕赴新潮 貴在常學常新

  隨著高河能源公司上馬智能化綜采工作面,他一下子打開了新的更加廣闊的視野。“一開始也聽到過別的單位有智能采煤,想一想動動手指就能遠程采煤的時代應該還很遙遠,但當自己所在的隊組已經上馬智能化的時候,才覺得這個時代已經來到了面前。”

  2020年6月,高河能源公司打造智能化綜采工作面之初,面對未知的領域,對新鮮事物的渴望和對自己本領的恐慌充斥著于鵬偉的內心,他毫不猶豫主動請纓,申請加入大學生智能化采煤班組,學習智能化采煤設備原理,對支架電液控制系統、智能化集成供液系統、采煤機記憶截割及慣性導航系統等方面的新知識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每當智能化設備安裝廠家在井下忙碌的時候,他總想湊過去看一看、問一問。“因為自己本身就是采煤機司機,原先的采煤機可以說剛剛掌握,這又換了新的智能采煤機,說實話我有些慌了”,于鵬偉回憶當時的工作狀態,總覺得再不學習就真的會跟不上智能化時代的步伐,他緊緊抓住任何一次學習機會,廠家安裝調試時就是他最好的學習時機。

  智能化綜采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因為現場條件的影響,導致新設備出現了很多的技術故障,他憑借著自身豐富的技術經驗,大膽實踐,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成功解決了采煤機位置編碼器、擺件傳感器誤動作、記憶截割程序困難等問題,為廠家或隊里提出了多項改進方案,受到了廠家和領導的高度贊賞。

  他所在的大學生智能化采煤班組,正規循環率達到了98%以上,實現了工作面快速推進。智能工作面運行3個月以來,原煤產量提升了25%,當班作業人數由24人減到16人,設備節能10%以上,故障率降低了25%。2022年,高河能源公司通過了國家智能示范煤礦驗收,成為山西省首家開展國家智能示范礦井驗收的煤礦,建成了山西省第一座智能化示范礦井,在推動企業發展的道路上,他用實際行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勤于創新 不忘薪火相傳

  于鵬偉不僅勇于解難,在開展創新攻關方面他也絲毫不含糊。自加入公司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和5G技術創新孵化基地以來,他在創新領域也結出不少碩果。為了有效抑制采煤機自動截割、自動移架過程中產生的煤塵,他和隊組創新團隊針對實際情況,為設備量身定做了自動降塵噴霧裝置,不僅實現了高效降塵,更換和維護也更加方便,相比采購設備,這一舉措每年為礦井節約50余萬元,該項成果獲得集團創新成果三等獎。

  除了敢于創新,于鵬偉對舊配件的合理利用也手到擒來。他利用舊配件研制了氣動注油裝置,有效降低了溢油對環境的污染,實現封閉式注油管理,避免了注油過程中混入雜質,有效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相比于傳統手動式注油只需要10秒就可以快速高效完成。他還通過自主設計加工端頭尾放煤擋矸板裝置,優化了綜采面端頭尾放煤回收工藝,突破了綜采工作面端頭尾頂煤不安全、回收難的瓶頸,實現了端頭尾3#和4#架的頂煤回收,每個循環可多回收煤炭約12噸,確保了煤炭資源的應收盡收,這一設計斬獲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三等獎。此外,更換液壓支架前梁千斤頂裝置有效減輕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節約人工勞動成本,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系數,該創新項目榮獲集團五小創新一等獎。

  作為采煤機專業領域的“大拿”,于鵬偉并不吝嗇把掌握的經驗技術據為己有,在師帶徒的“傳幫帶”工作中,他“手把手、實打實、心貼心”把多年在工作中積累的好經驗和好做法,毫無保留地傾囊傳授給徒弟。他把近年來處理過的采煤機故障進行整理,制作成電子演示文稿,作為采煤機司機培訓材料,利用業余時間編寫教案、制作PPT課件,抓住崗位練兵提升技能這個關鍵點,從嚴落實技術骨干專業培訓和技能實訓,為每個成員量身定制培訓套餐。先后培養了30余名崗位技術能手,開展崗位專業培訓50多次,技能培訓講課20余期,專業實踐演練50余期,培訓員工300多人次。

  匠心筑夢,唯有恒能致遠。十三載的初心堅守,于鵬偉深深扎根一線,始終向更高目標看齊、向更高目標邁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他用一顆精細“匠心”磨礪著自己的崗位“初心”,他用不懈的“安全守護”捍衛礦山的“幸福指數”,他憑著熱愛、敬業與堅持,詮釋著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內涵。(程浩 連雅男)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另类图片区综合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电影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