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安化工集團五四表彰的“青創先鋒團隊”名單里,高河能源公司的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赫然在列。這是一支思路新奇且不乏勇氣的難題“攻關隊”,也是一個善于在創新中互學互助、互促互進、互比互動的“創新源”。
高河能源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于2021年3月掛牌成立,設立了10個創新專業小組,分別承擔所屬專業的智能化技術研發和創新工作。該創新工作室現有成員52人,主要由各業務部門的骨干技術人員和基層隊組的高技能人員組成,包括工程師36人、首席技師2人,高級技師11人。
為了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該創新工作室把技術骨干和有創新熱情的員工聚集起來,充分發揮經驗豐富、素質過硬的特點,以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快的優勢,捕捉創新創造的每一個機會與靈感,力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成為高河能源智能化建設中基礎堅實、創新活躍的力量。
在掛牌成立的那一天,該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王慧芳參加了揭牌儀式,他信心滿滿地表示,“領導的期望很高,我們的信心也很足,我們創新工作室的大學生有基礎、有能力,只要敢闖敢拼、全力攻堅,不畏挑戰、永不言棄,一定能讓智能創新在高河大地結出碩果。”
王慧芳作為高河能源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他先后取得了5項實用新型專利,公布1項發明專利。他總結的“現場調校二次驗證法”,使傳感器調校的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曾榮獲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賽二等獎、“中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三晉技術能手”、“三晉英才”、“山西省勞動模范”、“山西省第五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安全儀器監測工決賽第一名”。
他也常說,“工作室不能只是掛了個牌子,是要為公司各方面創新實實在在地做些創新實事。”該工作室各專業組按照高河能源智能化建設整體規劃,報送年度創新計劃,同時,根據實際針對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和立項。工作室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將不同專業組的優勢進行整合,協調聯系相關科研院校、研發企業等推動項目的高效實施。創新項目完成后積極申請專利、發表論文、申報各級獎項,把項目推廣出去。
創新,人才是最關鍵因素。高河能源作為全國首批智能化建設示范礦井,培養一大批智能創新人才尤為重要。該創新工作室定期開展技術交流活動,以專業技術骨干為核心,采取“傳幫帶”“名師帶徒”等方式,不斷培養有創新熱情的普通員工,推進“一月一訓”活動,鼓勵各專業技術帶頭人走上講臺,進行技術講課,提升技能水平。通過此舉,為公司培養了11名高級技師,24名技師,50名高級工。在國家級技能比賽中,獲得了1枚銀獎、1枚銅獎的佳績。
在創新工作室的創新項目研討會上,時常傳來激烈的討論。“我們可以依托現有的精準定位系統、AI視頻分析系統,做一個功能集成,一旦白名單之外人員進入限制區域,不僅精準定位卡可以震動預警,智能管控平臺AI視頻分析可以報警,同時,還可以語音廣播再次警告。這樣‘三合一’的話,禁區管控就更有效了。”
“我們還可以基于紅外探測技術,在大型設備轉動部位設置‘紅外圍欄’,人員靠近時,系統可自動發出預警,同時閉鎖設備”……該創新工作室成員從各自系統專業的角度就解決同一問題掀起“頭腦風暴”。
“讓一個看似合理的項目成為現實,沒有固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一切都是零。”在智能創新這條賽道上,該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王慧芳認為,實干是權重最大的常量。“我們工作室積極將瓶頸和問題轉化為智能化創新課題,解決了大量的智能化建設和改造過程中的問題。”正是不吝辛苦、費力磨合,這個團隊才創造了多項創新成果。
其中,該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劉歡就以現場問題為導向,集思廣益解決安全生產難題,研究開發了主運輸系統移動端應用。使用kepserver底層采集軟件將井下7部主運輸皮帶設備運行實時數據寫入MySQL數據庫,并采用java程序接入微信平臺。值班人員、皮帶維護人員通過微信小程序查看主運輸各類設備實時運行狀態,進行快速診斷現場故障,幫助維護人員提高故障處理效率,協助值班人員進行監控和記錄。
比如,綜采工作面產生的大石頭對主煤流系統設備的安全運行造成極大危害,時常引起設備故障、皮帶撕裂等事故,影響正常生產組織。因此,該工作室成員嘗試在井下綜采工作面轉載皮帶上方安裝紅外對射安全柵裝置,當皮帶上有體積足夠大的石頭通過時,會遮擋紅外安全光柵,從而觸發報警提醒現場作業人員,這樣就實現了大石頭的源頭治理,極大地減少了由于大石頭引起的機電事故。
再如,在以往的煤泥銷售過程中,存在流程繁復、效率低下的問題,該工作室智能經營小組針對這一問題開展技術攻關,設計研發了“煤泥銷售派車智能調度系統”,通過微信移動端口登錄實現銷售信息數據存儲和查詢,實現對煤泥車輛裝車外運過程的智能精準控制,經過粗略計算,每年可節約成本27萬元。
“高河能源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就是我們創新創效的‘小天地’,我們經常聚到這里,對推進智能化項目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點集思廣益,集中智慧全力攻堅,有了智能化的助力,我們工作室也會有大作為。”如今,從成立之初到現在三年時間里,這支敢闖善拼的創新隊伍已完成多項各類領域智能化創新項目。
2023年,高河能源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收獲頗豐,通過積極開展創新創效和人才培養活動,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動能。其中,《5G智礦通產品體系》和《RED-MOS智能管控平臺應用》分別榮獲“2023煤炭行業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高河煤礦生產經營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和《高河煤礦智能供電系統》分別入選國家能源局煤礦智能化建設信息基礎設施領域和智能防災領域典型案例。
此外,2023年該創新工作室共獲得了15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發表了18篇專業技術論文,工作室成員在各項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級榮譽3個、省部級榮譽2個。同時,為公司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十分顯著的,全年創收金額400余萬元、節約資金100余萬元。
高河能源大學生智能化創新工作室發揮其創新“孵化”作用,讓科技標兵、技術尖子、管理骨干扛起“智能化”大旗,以創新引領項目為抓手,以解決安全生產實際短板為出發點,已成為高河能源創新人才隊伍的中堅力量,不斷提升智能創新的整體水平和實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賦新能、創新績。(程浩 連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