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辦公室找到古城煤礦組織部負責人張亞楠,不是很容易。頭發略有些花白的他,總是穿著一件樸素白色襯衣,手里夾著一個大號記事本,時刻都處于工作狀態。
過去一段時間,張亞楠很忙。包括他自己在內,組織部上下都處在工作滿負荷狀態。加班對他來說,更是常態。但讓他最欣慰的是,部門工作雖然很忙,在他的帶領和影響下,大家都頂住了壓力,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張亞楠今年39歲,卻已經是一個16年黨齡的老黨員。無論走路還是坐姿,他總是身子板正。待人溫和,說話客氣,笑起來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齒,笑容里顯著真誠。無論是交流工作還是閑聊,他都謙虛謹慎。從事黨務工作多年,一路從組織工作到黨建調度管理到紀委,再從人事到精益化管理,直到現在又回到組織工作,每一次角色的轉換對他來說都是一次蛻變,也培養出了他低調沉穩的做事風格。
自從來到古城,這里獨有的一種忙碌和活力就將張亞楠緊緊包裹。常常是餐廳中吃飯的人都散了,他才姍姍來遲。自從2023年9月負責組織部工作以來,他牽頭制定下發《古城煤礦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管理人員上講臺》《黨建績效評價辦法》《黨建績效員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定,健全完善黨支部黨建績效管理評價細則,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領導小組,高效推進了2023年度管理人員考核、黨建工作責任制述職評議、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黨務部門負責人述職評議、春節期間慰問困難黨員等工作,所有事項他都親力親為。
難得空閑的時候,他喜歡看書、獨處,思考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總結工作中的好做法和成功經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面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內心始終有一種危機感,時常感到本領恐慌”。說起2023年工作中的缺憾,他沉思片刻后說到:“去年下半年,黨支部調整變動大,幾個黨支部的工作評估結果不理想,黨支部書記和黨建績效員的素質需要盡快提升。”
想做好這些工作,并不容易。既然發現了問題,就要及時落實在行動,一項一項去解決。去年年底,張亞楠了解到綜采一隊的退伍軍人郭義,服役期間腰椎受了重傷,郭義本人從事體力勞動困難,妻子務農,無固定收入,家中還有老父親和兩個孩子需要撫養,便專門深入郭義家中進行了慰問,送去了礦黨委的關懷。為此郭義一直心存感激,總是說“不能老是給組織上找麻煩”。對于這項工作,張亞楠認真反省:“慰問困難職工這件事,我們做的還不是很好,我們平時要更加關注職工群眾,切實拉近黨組織與職工群眾的距離,真正為職工解難事、辦實事,讓大家可依賴、可依靠,充分發揮出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郭義同志在這么大的困難面前沒有低頭,他不畏艱難、自力更生的精神,為我們每個共產黨員樹立了學習的榜樣。”郭義的故事,讓張亞楠深受啟發。面對工作中的不足和缺憾,他迎頭而上,已經做好了詳細的規劃:“2024年下半年,組織工作重點發揮好黨組織的堡壘作用,強化黨政融合,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真正做到一個支部一個戰斗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健全完善管理人員選拔任用各項制度,加強管理人員考核評價,讓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優秀者優先,著力打造一支‘懂政策、善經營、精專業’的高素質專業化管理人員隊伍,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說完工作,他對自己也提出了要求,“不斷加強學習,持續提升自身素質,努力做一個真實、務實、踏實的人,竭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行動源于初心。立足崗位、實干擔當,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干部,他將繼續秉持熱情與堅持,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以落實責任踐行著初心和使命。
(文/李剛 圖/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