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黎俊,古城煤礦綜采二隊生產二班班組長。從事生產一線工作10余年以來,他勤奮工作,善于思考,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從一名普通工人逐漸成長為了一名技術精湛的復合型人才。他潛心學習鉆技術,扎根煤海勤耕耘,用堅守書寫擔當,用奮斗詮釋歲月。
作為一名班組長,武黎俊始終牢記自己的職責使命。他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帶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定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結合崗位實際,明確各崗位職責,要求班組成員認真落實“六查”工作法,在班組形成了“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圍。
“安全是我們工作的底線,必須守牢守好。”,這是武黎俊在崗前儀式上常說的一句話。他對工作的熱愛和專注是出了名的。每天,他總是第一個到達工作現場,對生產現場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潛在的安全隱患。今年以來,在他的帶領下,生產二班及時排查清除各類潛在風險隱患70余項,‘不放心人員’20余人,有針對性的制定各類整改措施和防范措施40余條,從源頭上杜絕事故的發生。
為打造“安全型”班組,他利用崗前儀式和周二五學習例會時間為職工安全教育“開小灶”,把警示教育、安全知識學習置入輕松、活潑的環境中,不斷提醒職工增強責任心,提高安全意識。同時,制定一系列班組內部績效考評機制,以考核激勵、正向引導、評先選優等方式,提升班組管理水平,讓每個員工都有目標,變壓力為動力。2023年,通過定員、定額、定時、定質量、定安全,在回采S1310工作面時,他帶領的班組10天內完成了原煤生產17萬噸的任務。
“作為綜采二隊的主力軍,生產二班根據獎懲制度,嚴格做到按勞分配,獎勤罰懶,班組多次榮獲礦‘模范班組’等榮譽稱號。”綜采二隊隊長張龍向記者介紹說,“作為班組長的武黎俊,個人多次獲得礦‘模范班組長’‘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隨著井下新設備、新工藝不斷更新,武黎俊深深的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他憑借著自身過硬的業務積累,利用業余時間翻閱大量安全生產技術和生產方面的專業資料,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他加強業務練兵,帶頭開展技能“傳幫帶”,讓長期實踐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得以傳承和推廣,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攻堅克難的實干行動已經成為了全班職工的共同追求,全班連續多年保持安全無事故、工程質量優、經濟效益好、任務月月超的良好局面。
“作為一名班組長,應該比別人多想、多做一點,有困難的時候就得第一個沖上去。”這是武黎俊給自己的定位,在他看來,除了清楚掌握班組成員作業量及完成情況,高度重視班前隱患排查情況、班中隱患整改情況及班后現場交接情況等日常工作外,面對難題,要善于耐心鉆研,去挑戰,去突破。
在S1308工作面前、后溜機頭與轉載機搭接處,一直存在著一個難題,由于轉載機溜槽幫部出廠時高度低,前后溜拉出矸石易在此處造成大溜機頭架與轉載機刮板卡拌,導致轉載機大小刮板易拌斷的現象時有發生。武黎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有一種既不影響生產,又保證安全的處理方法該多好啊!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在前、后機頭搭接處,轉載機的溜槽幫部焊接150MM鋼制起高梁,將轉載機溜槽幫部永久加高,可以有效解決因搭接高度不足,出煤不暢,卡絆損壞刮板的問題。這樣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還保證了安全生產。像這樣經他手的小改小革多達十余項。同時,他積極踐行精益思想下的“算賬”文化,積極參與有效精益項目20余項,共計節省各項費用約100 余萬元。
“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作為一名班長,能為礦井的安全生產貢獻一份力量,我感到很自豪。”武黎俊說道。
(王亞楠 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