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史習武通訊員王榮安、呂若茜)春節,本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卻阻擋了回家的腳步。在邯鄲市雞澤縣,有這么一個大家庭,家里有11人都是醫生。為了抗擊疫情,他們放棄團聚,全家出動,在各自的崗位決戰“疫魔”。
喬瑋的愛人陳科鋒工作照片
喬瑋是雞澤縣醫院麻醉科一名醫師,也是全縣唯一的女麻醉師。2019年6月11日喬瑋在北京協和醫院做的肺切除手術,右肺中葉全切。出院時,協和醫院胸外科主任李單青告訴她說,手術很成功,但肺功能的恢復,需要兩至三年時間。春節期間,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距離手術才半年時間,她做為一個醫療戰士,依然不忘使命和責任,毅然參加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她從支援扶貧工作一線,于大年三十,回到縣醫院發熱門診工作。正月初二,又抽調到隔離病房,每天穿著防護服至少要4個小時。“疫情就是戰場,大敵當前不能臨時脫逃。”喬瑋說道。
喬瑋的愛人陳科峰,在縣醫院CT室工作,和喬瑋是雞澤縣醫院抗擊疫情的一對“夫妻檔”。大年三十,是回家團圓的日子,但是喬瑋正好當天值班,陳科峰中午就到醫院給喬瑋送了一份餃子。陳科峰看到喬瑋,眼睛瞬間濕潤:“我和孩子剛剛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家里一切都好,孩子非常聽話,你安心工作吧,一定要注意安全。”喬瑋說:“看到他的眼淚在眼睛里面打轉,我都不敢和他對視。”年夜飯,團圓飯,是他們心中不能提的字眼。因為崗位特殊,已經有好幾個年三十他們沒有真正的聚在一起了。
雖然他們近在咫尺,卻已經一周多沒見過面。因為忙,時間不夠用。CT室肩負著發熱病人檢查、排查的重要任務,每天的工作都是連軸轉。說起孩子,陳科峰的眼神充滿了溫柔,“女兒現在懂事了,長大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他們的女兒今年10歲,整個春節期間喬瑋都沒見到孩子,只能是通過微信偶爾聊天或開視頻。孩子十分的想念媽媽,陳科峰告訴孩子:“等疫情過去媽媽就回來了。”這之后孩子每天起床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爸爸疫情什么時候過去呢?陳科峰每次都堅定地對女兒說:“很快了很快了。”
孩子給喬瑋錄制了一段視頻:媽媽,我已經長大了,您安心工作吧,我再這里為您祈禱,希望疫情可以早點過去,女兒等您回家。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雞澤加油!
喬瑋觀看女兒錄制的視頻
面對疫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奮不顧身、忘我付出。“穿上這身白大褂,一切都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陳科峰說道。一句必須的,感受到了一個家庭的堅強和擔當。
農歷正月十四是喬瑋的生日,當然生日也是在隔離病房度過,同事們穿著隔離防護服唱著生日快樂歌,領導送來了蛋糕和鮮花,全院醫護人員在微信群里送上祝福與關心,這個特殊的生日是那么溫暖和感動。父親知道后也非常感動,立即打過來電話對她說,女兒啊,我們驕傲,我們光榮,你一定不要辜負領導的關懷,一定要努力工作,為社會做貢獻!
“我許了一個生日愿望,就是早點打贏這場戰斗,和我一起同肩作戰的兄弟姐妹們可以早點回家!”喬瑋說完后抹了抹眼角的淚水,這應該是所有白衣天使們最大的心愿。
其實這一幕也發生過在喬瑋的爸爸身上,喬瑋的爸爸是縣醫院退休人員,2003年非典期間,他就戰斗在抗非一線。農歷4月29是喬瑋爸爸生日,17年前,他的生日就是在隔離病房過的……
喬瑋的兩個叔叔,姑姑、姑夫,弟弟喬子豪,弟弟喬單夫妻、喬攀夫妻,都是衛生戰線上的人員,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堅守在雞澤縣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喬攀夫妻雖然不在家鄉工作,但他們和家人一樣,共同戰斗在疫情診療一線。弟弟喬單說“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我們全家11口人都是醫護工作者,就應該沖在抗“疫”一線,這是我們的工作職責。”
“我為全家11口人披褂上陣,共同戰役,感到自豪和驕傲。”喬瑋說。
看著這個醫生世家全家出動、奮戰疫魔的壯麗畫面,我們的內心涌動著深深的感動;他們負重逆行、守護平安的堅強背影,讓我們更加堅信:疫魔,一定能夠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