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邯鄲 > 正文

疑似病例在這里“宣判”!探秘邯鄲核酸檢測實驗室

來源:新邯鄲客戶端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0-02-16 17:48:29

  2月15日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邯鄲市疾控中心10樓的“分子生物實驗室”,隔著一道門,見到了正在忙碌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小組。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大部分的病毒核酸檢測在這里完成,諸多疑似病例在這里得到“宣判”。

  檢測任務很重,正在忙碌的檢測小組三人離不開實驗室,實驗室也禁止外來人員進入,由市疾控中心檢測檢驗組組長李偉昊和檢測檢驗組聯絡人劉曉娟,介紹實驗室的詳細情況。

  每天檢測約400個樣本,24小時不停歇,目前所有檢測報告準確率百分之百

  在實驗室外的樓道里,有一個簡單的辦公場所——桌椅、電腦、紙質的表格。雖然設備簡單,但意義卻重大,它是登記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交接工作的場地。記者看到,不管是紙質表格上,還是電腦上的電子表格,密密麻麻排列著“病人姓名、編號、就診時間、送樣時間”等信息。

  “每天接收樣本,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樣本需要3、4個小時。普通群眾可能不理解,為什么需要這么長時間。因為每個病毒樣本的箱子不允許提前打開,只能在實驗室內才能開啟。到達實驗室后,必須得非常仔細地核對樣本的信息、然后編號,不能有一點差錯,萬一出錯會影響病人救治以及防疫工作的后續開展。”李偉昊說,為了節省時間,接送樣本由原來的三次改為現在的兩次,但工作量并沒有減少,只是經過總結經驗教訓,檢驗小組的效率高了。

  李偉昊介紹,一個病毒樣本確定是否為陽性,從樣本接收到出具報告,大約需要6到8小時。根據統計,這里的實驗室每天大概檢測約400個病毒樣本,數量大約是我市一所醫院的兩倍。時間緊、任務重,9名實驗室檢測人員只能分為三組,實行24小時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讓人能夠休息,但必須保證檢測工作日夜不停。

  “目前,我們實驗室檢測的準確率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說,從我們手里出去的每個數據,都是真實可靠、可信、準確的。我們也會努力,一直保持報告的準確性。”李偉昊說。

  “在市中心醫院、市第一醫院等醫療機構能夠承擔樣本檢測任務前,全市的病毒核酸檢測只能在這里進行。我市第一份確診病例的病毒樣本核酸檢測陽性報告就是我們出具的。現在因為醫院分擔了部分任務,壓力雖然小了些,但工作量仍然很重。”李偉昊說,為了提高檢測效率,市領導決定加快縣(市、區)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全面提升檢測能力和水平,“這是面對疫情作出的有力的部署,也是疑似病例患者的福音”。

  李偉昊對記者說:“在疫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更是真理。檢驗檢測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擱,為的就是盡快檢出結果,為患者的確診、治療,密切接觸者的追蹤隔離提供依據、爭取時間。市疾控中心檢測檢驗組,不僅要負責樣本的病毒核酸檢測工作,還需要承擔指導各級醫療機構病例樣本的采集、指導縣級疾控機構采集密切接觸者和環境樣本、以及加強對一線檢測人員的專業培訓。總結一句話就是,除了人員緊張借調較難外,我們將會有設備出設備、有技術出技術。”

  劉曉娟也補充說道:“同樣沒有停歇的還有李偉昊自己,從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天開始,他就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李偉昊主任是檢測檢驗組的負責人,從送來樣本、核對信息、檢測、作出報告等,都需要他負責把關,20多天來,他吃住在辦公室,沒回一趟家。”

  直面病毒,高溫中身穿多層防護

  因為被檢測標本很有可能是病毒量極高的污染源,所以病毒檢測者與醫護人員一樣,也要在第一線直面病毒的威脅。為了防止被感染,檢測小組成員必須穿多層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特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內開展工作。

  “進入實驗室時,他們首先需要戴口罩、帽子、戴第一層手套,然后穿分體式防護衣、第一層鞋套,再穿隔離服、戴護目鏡、戴N95口罩,然后再戴第二層手套、穿防水靴套,最后再戴上正壓呼吸面罩。”劉曉娟說,這些衣物都是不透氣的,且加起來有十多斤重,人穿著會感覺極其不舒服。

  李偉昊補充說:“前幾天溫度高,實驗室里溫度也高,經常在30度左右,最高的一天,快到35度。大家每天穿著厚厚的、密閉的防護服,為了趕時間,每天待在實驗室,一兩個小時后,人就出汗出得基本虛脫了,出來之后都像是洗過澡一樣。目前,在任務量不減少的情況下,同志們都是在咬牙撐著。我覺得一個很樸素的數量對比在支撐著大家:你進去的時間短,處理的東西就少;你進去的時間長,處理的東西就多。”

  “而且檢測小組的同志們也很節儉。因為一件幾百塊的防護服只能用一次,出來再進去就得用新的。大家為了省錢,經常是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有時候我就勸大家出來休息一下,他們因為舍不得一套防護服,就一直挺著。”李偉昊感慨道,大家的“懂事”和“節儉”讓人心疼,從接收標本到核對信息,從核酸提取到擴增檢測,這看起來每個有條不紊的操作程序以及百分百核酸檢測準確性的背后,都是大家汗水的澆灌。

  “每一次進實驗室,都是對自己的巨大挑戰。”正在休息的檢測人員閆永飛說,在近30度的密閉實驗室中,檢測人員一工作起來就是四、五個小時,不能休息不能喝水進食,而當再一次脫下十幾斤重點防護用品走出實驗室時,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衫。她回憶上次結束一批實驗出來后,自己雖然“渴得要命”,但顧不上喝水,先坐椅子上歇了十分鐘。“在里面太悶,時間長,難受的有點受不了,那時我感覺只想出來先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閆永飛說。

  人物故事:實驗室里的夫妻

  2月15日上午9點多,記者隔著門窗見到的實驗室內檢測小組人員三人分別是黃亮、趙麗萍、陳杰,當天上午,他們從8點進去,一直到12點多才出來。記者了解到,這奮戰在一線檢測的3人小組中,黃亮、趙麗萍是夫妻關系。

  1月22日,黃亮作為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副科長參加檢測小組,擔任起全市病毒樣本檢測工作。沒多久,同在市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科實驗室工作的趙麗萍,面對兇猛的疫情,也毅然申請加入檢驗小組。夫妻二人有兩個孩子,小的不滿3歲,但他們選擇并肩戰斗,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2點多,三人從實驗室出來后,太過疲憊,就委托李偉昊等人代為接受采訪。

  “汗流浹背、筋疲力竭是檢測人員的常態,大家經常是累得胳膊抬不起來,也累得不想說話。這些天來,實驗是一波接著一波,從未斷過。大家每天只能睡個2、3個小時,又得再次進入工作,都是有機會就打個盹兒,回復一下精力。”李偉昊說,有時他們會開玩笑地說,要戰勝機器,因為雖然實驗室內機器不停運轉,可能又遇到故障,但人可以倒班連軸轉,“一定能比機器強”。

  李偉昊介紹,不僅是黃亮、趙麗萍二人,市疾控中心檢測人員中,也有許多感人事跡。楊國興丟下正在發燒的兒子,第一時間投入戰斗;閆永飛把年幼的孩子讓老人照顧,曾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新引進的人員趙倍蓓、劉鴻昌也主動申請加入檢測一線……

  邯報融媒體記者 趙正杰/文 范文平/攝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香蕉国产偷在线 | 最新永久免费在线视频 | 婷婷爱九月久久夜夜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 人摸人摸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