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
有這么一群法院人、黨員、志愿者,
他們為守護人民群眾的平安與健康,
義無反顧奔走在社區、
網格點、卡點……
用責任與擔當為群眾
筑起一道抗擊疫情的“防火墻”,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成安法院,
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醫護藍”與“天平灰”
李明是成安法院的一名執行干警,他經常披星戴月地辦理執行案件,勤勉盡責地督促被執行人履行債務。而他的妻子是一名醫務工作者,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來勢洶洶,她義無反顧,走上抗“疫”前線。
李明的妻子劉翠梅是縣醫院內四科醫師,當春節期間接到全體醫護人員取消假期,立即上崗的通知時,她義無反顧、沖鋒在前。每天全副武裝的奮戰在抗“疫”最前線,不懼危險、毫不退縮。在接診過程中,劉翠梅接觸到我縣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孔某。工作結束后,為避免將病毒從醫院帶出去,劉翠梅選擇在醫院集中隔離14天,并且在結束醫院隔離后居家自我隔離14天。這個時候,李明就轉變成為一名后方支援者,一名“超級奶爸”,負責照顧家中兩名孩子的起居生活。
雖然疫情暫緩了執行腳步,但正義沒有停歇。作為執行干警,原本滿滿的執行工作清單因為疫情襲擊而暫時停止,李明既要整理執行案件信息上報領導備案,又要對執行期間屆滿的案件依法扣除執行期限,還要做好每一個執行申請人的溝通與解釋工作。一通通電話,讓當事人感受到法律的嚴謹和法院的神圣。
并肩抗疫情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線上,有這樣一對夫妻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履行著法院干警和白衣天使的使命,他們就是成安法院城關法庭的干警韓振峰和他在縣中醫院工作的妻子王曉旭。
2月7日,韓振峰主動申請加入成安法院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志愿者隊伍。在參加抗“疫”的這些天里,他忙著為小區居民測量體溫、發放疫情宣傳資料、督促居民做好防護工作、下戶摸排等工作。在小區摸排中,面對極個別有抵觸情緒的人員,他憑借自身訴訟服務工作經驗,利用專業知識疏導對方情緒,對抵觸人員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和法律知識宣傳。這些工作看似簡單,但實則繁瑣,除了需要干警的三寸不爛之舌外,還需要你眼中飽含對小區居民的深切關愛。
韓振峰的妻子王曉旭,在成安縣中醫院藥房工作。今年春節,王曉旭本來準備放假休息。疫情爆發后,其主動要求配合醫院工作,全力奮戰在醫院工作崗位。為保障患者用藥,從疫情發生到現在,從未休息一天。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用不動聲色的善良挺身而出,他們用毫不猶豫的勇氣沖鋒在前。
疫情中的雙警家庭
王海東是我院柏寺營法庭的一名干警,其妻子王亞紅是縣交警大隊指揮中心的一名干警。疫情爆發后,王海東同樣參與到小區的防控巡察。在這期間,其對前來的非小區住戶進行勸返,并勸說小區住戶疫情防控期間要少出門,最大限度減少感染風險,同時,對外來人員和小區住戶進出都進行登記造冊、測量體溫,即使遇到群眾的不耐煩、不理解、不配合,依然耐心解釋,認真負責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
戰場不同,但使命相同。妻子王亞紅不僅是丈夫的賢內助,也是后方戰場的主力軍。疫情發生后,王亞紅就簽了防疫請戰書隨時待命赴防疫一線。從春節到現在,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沒有休息過一天,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堅守和付出。這對小夫妻說,“大家都奮戰在防疫一線,我們一定也要堅守好陣地。”伉儷情深,相伴意長;南來北往,攜手扶將。或許“他和她”就是最好的注解。
共克疫情夫妻崗
“請廣大居民盡量不要外出,若有特殊情況外出的居民,請務必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護……”這幾天,我院干警朱艷濤和其在縣編辦工作的愛人吳楠每天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幾句話。從春節期間開始,夫妻二人各自被分派到小區執勤點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從以前形影不離的兩口子變成了只能在執勤空檔休息期匆匆見一面的抗疫戰友。
夫妻二人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有比他們更加辛苦的領導和同事們也堅守在抗疫一線。只是夫妻倆對家人的愧疚之心一直在隱隱作痛,連在過年期間給年邁的父母盡孝的機會都沒有,還要依靠父母幫著照看孩子。
妻子常把“儀式感”掛在嘴邊,對朱艷濤來說,疫情當前的“儀式感”,就是心與心相牽,是彼此堅守崗位卻不忘相互扶持的守望。
如果說,執子相伴是他們最長情的告白,那么一起逆行就是他們在并肩作戰。成安法院還有很多像這樣雙雙戰斗在抗疫一線的家庭,他們是千千萬萬抗疫伉儷的縮影,他們為大家舍小家,義無反顧和疫情戰斗,與病毒賽跑,他們用行動詮釋了各自崗位的初心和使命,犧牲了小我,卻為更多家庭帶去了幸福團圓和健康平安。
相信愛可以戰勝一切
世界很大,
幸福很小,
希望你出征順利、平平安安
希望你不辱使命、馬到成功
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
還有疫情過后平安的你我。
記者 李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