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邯鄲市政府食安辦公室印發《關于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治理,規范農村食品市場秩序,保障農村群眾飲食安全。
《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各級食安辦綜合協調作用,全面分析本轄區農村食品安全狀況,梳理風險隱患,研究應對治理措施,定期組織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開展會商和聯查聯動工作,有效解決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各級部門要認真履行食品安全監管法定職責,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充分發揮監管執法整體合力,堅決消除農村食品監管盲區和死角,嚴懲各類食品、食用農產品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全力保障農村群眾飲食消費安全。
《通知》強調,在種養殖環節,強化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以種養殖戶、畜禽屠宰廠等為重點,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嚴查添加高毒劇毒農藥和國家禁止用于食用農產品的農藥以及違反農藥、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限量化等行為;在畜禽養殖過程中,嚴查在飼料中添加克倫特羅、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等有毒有害物質;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嚴查使用硝基呋喃、孔雀石綠等禁用藥物;在蛋雞、蛋鴨等養殖過程中,嚴查使用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飼料、在飼料中添加氯霉素和土霉素、金霉素、四環素原料藥等藥物以及超限量使用斑蝥黃等添加劑行為。監督畜禽屠宰廠規范執行畜禽屠宰和檢驗檢疫行為,嚴厲打擊畜禽肉類注水等違法行為。查處取締非法收購屠宰病死畜禽的私屠濫宰窩點。建立完善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工作銜接,加強全程可追溯體系建設。在生產經營環節,監督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義務,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機制和應急處置等管理制度,嚴防各類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強化“雙隨機”抽查檢查,從嚴查處無證照、無“三小”登記證、備案卡生產經營食品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使用劣質或有毒有害原料生產加工制售食品、制售過期變質食品、“兩超一非”食品、問題“辣條”等五毛食品及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等突出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農村集市廟會經營行為,加強現場巡查和監督抽檢。加強對制售侵權假冒食品和違法廣告打擊力度,持續開展打擊防控“山寨”食品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和遏制仿冒、商標侵權、專利侵權、“三無”等問題食品在農村等區域的蔓延。加大對制售假冒偽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監管力度,大力整治農資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規范食品廣告發布行為,嚴厲整治食品(保健食品)廣告虛假、夸大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部門之間協作配合,建立健全涉嫌違法犯罪案件的會商研判、信息共享、聯合辦案等工作機制,強化行刑銜接,形成打擊合力,嚴懲違法犯罪行為,推進治理效果整體提升。
《通知》要求,大力開展農村地區食品經營單位打造提升工程,督促參創單位對照集中交易市場整治提升標準、“百千萬”食品超市(店)示范創建標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街區標準、“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標準等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通過建章立制、自查自糾、完善整改,促進食品經營行業普遍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將“百千萬”食品超市(店)示范創建活動向農村地區延伸,今年各縣(市、區)每個行政村均培樹不少于1家標準化示范超市,以樹立典范的方式引領農村食品經營者誠信規范經營,帶動食品銷售行業整體提升。
邯報融媒體記者 秦小虎 通訊員 趙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