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目標,興科技、促規模、重品牌,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跨越式發展。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69.1%,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53.2億元,連續5年實現穩定遞增,有力促進了全市鄉村振興。
種菜和養魚本是兩件事,可是在河北邯鄲市館陶縣翟莊村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種菜和養魚被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在溫暖的示范區大棚里,一排排種在水面上的蔬菜映入眼簾,水面以下,成群的魚兒在歡快地游來游去,這便是當地推廣的“魚菜共生”種養新模式。“魚的糞便通過微生物分解,轉化成氮和磷等物質,成為菜的營養成分,經過菜吸收凈化后的水,又回到養魚池。這樣就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園區負責人王鑫告訴記者,種養一體化技術涵蓋了茄果類和葉菜類多種蔬菜品種,魚類養殖有鱸魚、淡水石斑魚、淡水銀鱈魚、泥鰍等,種養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魚和菜都達到了有機標準,得到了市場認可,每個大棚年收益可達40萬元。
科技引領效益倍增
“發展高效農業,推進科學種植,是實現目標的第一關口,對于后面的工作開展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出于這樣的認識,邯鄲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新產品。
筆直寬闊的田間道路、自動水肥一體化設備、高標準示范鋼架大棚……走進位于邯鄲永年區前當頭村的耐思農場,呈現在眼前的不再是想象中的低矮拱棚。農場負責人張雙利告訴記者:“我們引進了基質袋栽培、熊蜂授粉、基質槽栽培、果蔬盆栽、水肥一體化節水減肥增效、物聯網智能化環境監測與調控、病蟲害綠色防控7項配套技術,并指導盆栽果蔬特色種植,通過新技術應用,進一步提高了產品品質。”
永年區還積極引進試驗蔬菜新品種,促進蔬菜品種更新換代,在吉吉興蔬菜園區、鑫冀源家庭農場建設了新品種試驗基地,先后引進了蔬菜新品種30多個,其中,黃妃、福特斯、綠寶石等櫻桃番茄8個,夏之光、金童玉女等迷你小黃瓜4個,皺葉生菜、紫葉苦菊等葉菜類蔬菜新品種15個,黃色、墨綠色等迷你南瓜3個,美國圣尼斯“番茄313”品種,推廣面積200多畝,畝收益可達2萬元以上。
“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與農民群眾的認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邯鄲市農業農村局科教處張占國說。為了讓全市農民緊跟現代農業科技步伐,邯鄲采取農技大講堂等方式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每年對不少于3000名優選出的新型職業農民開展為期兩周的全封閉培訓,邀請大專院校、農業科技部門的專業人員授課。同時,每年向不少于10萬名普通農民做技術推廣。從大田作物精細化管理到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從名優特色蔬菜種植到特色優勢農產品綠色有機技術,邯鄲市重視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積極引進、創新農業科技應用,推廣集約化、節約化等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技術,目前全市主推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良種覆蓋率達100%。通過新技術的應用,邯鄲市不僅實現了糧食平均增產5%至8%,“一村一品”的全鏈條農副產品開發也全面開花。
精深加工規模經營
湘君府味業有限責任公司坐落在有“中國辣椒之鄉”美譽的河北邯鄲雞澤縣,作為一家辣椒精深加工企業,其生產的150多種辣椒制品銷至全國各地。企業立足當地辣椒資源優勢,建立無公害辣椒生產基地,先后投資3億元,實施精品辣椒醬改擴建項目、辣椒精制品研發生產擴能提升項目,建設加工生產車間6個、清洗灌裝流水線8條、現代化辣椒腌漬池80個,購置各種深加工生產設備100臺(套)及全套國內先進的檢驗檢測設備8套。將辣椒食品調味品鏈條延伸到油辣椒、魚頭全料、脫水菜等終端食品,附加值提高3倍以上。
在湘君府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雞澤縣辣椒加工企業發展到130余家,年加工鮮椒約60萬噸,帶動辣椒種植8萬余畝,無公害標準化種植達到7.5萬畝,綠色認證種植達4000余畝,良種率98%以上,辣椒產業產值達23.5億元。雞澤縣從辣椒原料出口縣發展成為華北最大的辣椒生產加工和銷售集散基地。
“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為了讓邯鄲市農副產品形成競爭力,邯鄲市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倍增計劃,通過集中農業資金,扶大扶強,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增長。
邯鄲晨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主管陳曉偉告訴記者,通過對特色農作物進行深度開發,公司已經生產出了辣椒紅色素、番茄紅色素、辣椒油樹脂、花椒提取物等幾十種生物提取物。在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的效益也得到顯著發揮。目前已經在河北、新疆、云南及國外建立特色作物種植基地180多萬畝,帶動30萬戶農民進行規模化特色種植,每年增收在20億元左右。
深耕市場品牌鑄金
產品銷售是農業產業化重要一環,農產品只有順利占領市場,才會帶來真正效益。為了讓區域農產品既叫好又叫座,邯鄲市實施了“區域、企業、產品”三位一體品牌戰略。邯鄲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主任閆明海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發展、培育、保護優質農產品品牌,市里出臺了系列文件,并研究出臺了高含金量的扶持獎勵政策,對新認定為馳名商標的企業,市級財政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新核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的,市級財政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新取得國際商標注冊的企業,市級財政按注冊費的50%、總額不超過20萬元給予獎勵;對新運用商標權質押融資的,給予銀行貸款利息50%、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貼息補助。同時,全市工商、財政、農牧等相關部門聯動,齊抓共管推進品牌建設。在最近5年中,各級政府投入財政資金100多億元推進優質農產品做大做強,極大地提升了全市品牌知名度。
截至目前,邯鄲市已創建品牌農產品6650個,其中獲得“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222個,無公害產品149個、綠色產品60個、有機產品3個、地理標志產品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