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速配盛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檢查產品質量。 邯報融媒體記者李磊攝
永年工業園區飛達標準件廠內,工作人員正在裝運剛下線的緊固件產品。 邯報融媒體記者李磊攝
3月17日,在永年工業園區的深圳大和實業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搬運標準件產品準備外銷。胡高雷攝
3月31日,永年區標發委主任王虎剛向記者講述為杰捷公司開具復工證明的故事。 邯報融媒體記者李磊攝
3月31日,位于永年區的杰捷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邯鄲分公司 員工正對物流車輛進行消毒。 邯報融媒體記者李磊攝
3月17日,在永年工業園區的深圳大和實業有限公司,工人正駕駛 車輛在標準件倉庫忙碌。 胡高雷 攝
3月31日,一輛裝載緊固件的車輛駛出永年標準件產業城物流 園。 邯報融媒體記者李磊攝
3月17日,在永年工業園區的深圳大和實業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標 準件生產線上作業。胡高雷攝
永年標準件這個盤子很大。其產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55%,非官方統計占全球市場份額15%。截至3月31日,全區1708家標準件生產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從此,一切如故,永年標準件從冀南一隅走向全國并漂洋出海。
永年標準件這個盤子啟動十分艱難。永年標準件產業號稱“10萬大軍出永年,30萬人搞生產,3000車輛做物流,家家戶戶出老板”。疫情之下,這個產業集群的復工復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如何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永年區在廣泛深入走訪調研、征求意見基礎上,危中見機共同努力共度難關,幫助企業跑出恢復發展加速度。
永年標準件這個盤子的產業帶動性極強。標準件被譽為“工業之米”。永年區標準件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不僅影響當地經濟平穩持續發展,還直接關聯國家重點工程和“一帶一路”建設企業的正常運行。
這個春天的保衛戰仍在繼續。然而,永年的轟轟“機叫”卻讓全國聽得安心。
這一刻,我們來到了永年——
3月10日,5個集裝箱載著約140噸的永年標準件,從天津港發往隔海相望的韓國。
隨著最后一批次貨物的啟程,趙毓波懸著的心終于踏實了下來。
“總算沒有失信!”緊張忙碌了半個多月的他長舒一口氣。
和大多行業一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永年區標準件企業全面停工停產,全區1708家標準件企業進入暫時“休眠”狀態。眼瞅著春節假期已過,國外的訂單越來越著急,一些主要做外貿的企業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正常情況下,年后都是生產和銷售的高峰期。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標準件下游市場開不了市,再加上物流運輸受限,我們面臨很大的壓力。”美堅利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月林和趙毓波有著同樣的擔憂。
這種擔憂不是個別現象,永年區1000多家企業都在焦急地等待復工消息。
正月初八一過,趙毓波的飛達標準件廠就開始了艱難的復工之路。
與韓國公司敲定一筆訂單
抽線、冷鐓、搓絲……飛達標準件廠房里的機器嗡鳴著,趙毓波轉了一圈聽著賞心悅目。
今年46歲的趙毓波是永年區飛達標準件廠的總經理,同時擔任著河北省緊固件行業協會會長、中國緊固件協會常務理事。子承父業的他,在標準件行業中做了20多年的外貿出口。
去年10月份,趙毓波帶領員工繼續參加了為期4天的第十三屆·邯鄲(永年)緊固件及設備展覽會。在這個新落成的永年緊固件博覽中心內,飛達標準件廠展出的螺絲螺母僅是這15000平方米展覽面積的冰山一角,永年本土生產的上萬種緊固件在這里集中亮相。
辦好一個會,帶活一個產業。展會給飛達及其他參展的每一家企業都提供了巨大商機。規格齊全的永年緊固件產品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采購商到會采購,來自印度、巴基斯坦、韓國、日本、澳大利亞、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在現場就簽訂了大額貿易采購合同。
韓亞金屬公司(韓國)的經理就是在這次展會中與趙毓波相識的。趙毓波很興奮,因為飛達生產的標準件大多出口到東南亞地區,像韓國、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客戶還是比較少的,如果能將韓國市場打開,那將是一次擴展銷路的好機會。
展會之后,經過近3個月的溝通,韓亞金屬公司最終與飛達敲定了一筆價值30萬美金的訂單,雙方約定,交貨時間定于2020年2月底。
此時已經接近春節,飛達提前購置好一批原材料,趙毓波打算等春節
假期一結束,廠子就可以立刻開工生產韓國公司的這批貨了。
然而,趙毓波沒想到,今年的春節假期會變得如此漫長。
最迫切的就是復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趙毓波經常關注疫情新聞,作為省緊固件行業協會的會長,他也時刻緊盯行業動態。
疫情確實很嚴峻。封路、停工停產的消息不斷從手機屏彈出。“不能正常開工,那韓國客戶的這批貨該怎么辦呢?”趙毓波心里頭有點打鼓。雖然價值30萬美金的貨物對于一直做外貿的飛達來說,并不算一筆高額訂單,然而這卻是與韓國公司的第一次合作。業內將這種第一次少量訂貨行為稱為“試單”,如果“試單”滿意,以后就可以長期合作,如果“試單”不滿意,那今后也沒什么合作的可能了。
而“試單”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看貨品的生產能力和發貨速度。
趙毓波第一時間給韓國客商打去了電話。他將國內的疫情告訴了對方,并坦言疫情對生產的影響,趙毓波與對方協商,交貨時間將會延遲。盡管對方對此表示了理解,但對趙毓波來說,運輸原料的路線設卡封閉,工人返崗需要隔離,即使生產好成品,恐怕也很難運出去……
趙毓波打聽了一圈兒得知,什么時間解除封鎖,讓人員車輛流動,一時半會兒也定不下來,還得根據周邊疫情發展才能確定。
和趙毓波一樣著急的還有全區其他1707家標準件企業經理。
恒創環保高端標準件產業園是全國最大的金屬表面處理園區,采用了國際先進的生產技術,“因為園區技術先進,各個生產環節所需的技術人才數量比較多,這些人才分布在全國各地,疫情返崗十分困難。”園區總經理劉占紅說。
邯鄲市澳嘉緊固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困難主要在原材料供應上,“我們公司承接的外貿訂單較多,庫存原材料遠遠不能滿足生產需求。”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部分員工返崗受到限制,也影響到正常生產。
這可怎么辦?
許多緊固件企業第一次面對如此被動的局面,焦慮與不安蔓延開來。
參加6次座談會
“工業之米”一旦停止生產供應,各個領域和行業將會遭受巨大影響。
永年作為全國最大的緊固件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標準件產量占到全國產量的55%,據非官方統計約占世界產量的15%。規模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的永年標準件,其生產與供應直接影響國家重點工程和“一帶一
路”建設企業的正常運行。
春節過后,一場特殊時期的調研開始了。
永年區區委書記侯有民和區長李書峰多次到企業了解情況,并兩次主持召開企業復工復業座談會。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下,永年區標準件產業發展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區標委會”)迅速行動起來,標準件行業復工復產工作領導小組、標準件行業復工復業
審核驗收監管組、標準件行業復工復業綜合組同時成立。
2月5日至3月8日,6次企業視頻座談會接連召開,40多家的企業經理和部分村支部書記參加。區標委會黨組書記、主任王虎剛了解到,物流交通、供應鏈條、配套生產、員工返崗是企業最集中的問題,打通上下游是企業順利復工的關鍵。
2月23日的座談會后,區標發委向全區企業挨家發放了《永年區標準
件企業復工復產明白紙》,明確了復工復產的條件和程序,決定按照企業經濟績效綜合評價結果將企業分成5個批次依次復工;在標準件機加工上,優先使榮輝、華保、超潔和朱莊標新等4個機加工聚集區復工復產。
為使企業外來技術員工盡快返崗,避免技術人才外流,區標發委協調相關部門,在中華大街北東北角設置隔離檢查區,組織轄區內外來企業技術員工進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快速排除人員安全隱患,切實解決技工短缺問題。
同時,永年區標發委多次與邯鋼、邢鋼及武安部分大型鋼鐵企業對接,根據復產復工標準件企業需求協調相關原材料,保證原材料供應鏈正常。區標發委還協調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企業爭取到1.7億元緊急貸款,通過資產端大力投放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趙毓波全程參與了座談會。在符合各項條件下,他的飛達標準件廠于2月25日第一批復工復產。“韓國這批貨可以生產了!”準備好充足的防疫物品后,趙毓波通知了本地30名工人返崗。
打通外運最后一公里
生產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該怎么把成品運出去呢?
趙毓波聯系上天津杰捷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邯鄲分公司。而此時的杰捷公司總經理弓延杰和妻子席佳正在為越南客戶半夜頻頻催發貨而一籌莫展。
杰捷公司屬于國際貨運公司,為生產企業提供貨物訂艙、鏟裝、報關等運輸服務,對接的企業產品主要銷往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因此承接了大量外貿訂單。趙毓波已經是杰捷公司在年后接到的第4位委托客戶了。
“得盡快開門營業啊!”弓延杰和席佳向永年區標發委主任王虎剛尋求幫助。王虎剛把二人從電話的一端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當晚,經過與各方協調,王虎剛就為杰捷公司開好了復工證明。
“由于該物流公司是永年標準件行業中重要的物流公司,暫同意復工,并由標發委負責監管疫情防控、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相關工作。”弓延杰和席佳拿著這張似乎沉甸甸的A4紙,不住地感慨:“這等于是區標發委一肩擔下了所有的監管責任啊!”
接待過杰捷公司后,區標發委舉一反三,開始全面入企收集困難,疏通全產業鏈條。為保證產品能夠順利銷售出去,區標發委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有序開放了中國國際標準件產業城、中國飛宇螺絲大世界和中國永年標準件城三個市場2426家銷售門店和50家物流運輸公司,并開放了1186家潤滑油、模具、包裝材料、五金工具等標準件產業體系中重要的配套門店和211家機加工門店。
針對外貿訂單企業,永年區標發委還幫助協調開通了天津、青島等港口物流線路。
至此,永年區標發委這個全國唯一為發展標準件產業而設立的政府機構,已經為全區企業打通了標準件銷售外運的最后一公里。
“危機”里有一次機遇
3月1日,飛達標準件廠復工后的首批產品在天津港啟程運往韓國。
3月4日,第二批產品啟程運輸。3月10日,隨著最后一批次貨物發往韓國,趙毓波懸著的心總算踏實下來。
幾天后,韓亞金屬公司經理給趙毓波打來了電話,他原以為交貨延遲時間會很久,沒想到僅在原定交貨期的半個月后就收到了貨,對方表示,“這種復工速度讓我看到了你們的實力。”很快,韓亞金屬公司又與飛達敲定了一筆價值40萬美金的訂單。
“這次疫情還帶來了一次機遇。”趙毓波這么感慨,他委托的杰捷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經理弓延杰也這么感慨。從2月27日復工到3月31日,杰捷公司共代理發出國際貨運565個集裝箱,其中海運運輸400個,鐵路運輸165個。“往年的二三月份都是貨運的淡季,沒想到今年受疫情影響,貨運量反而比同期還高了40%左右。”弓延杰說。
盡管疫情期間,永年標準件企業的復工之路有些艱難,但沒有一家企業停下腳步。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和幫扶下,所有企業都在努力與時間賽跑。截至3月31日,永年全區1708家標準件企業全部復工,永年制造的“工業之米”正在加快向全國“下灶”。
“現在企業員工已基本到位,各類緊固件及配套產品日加工量可達140噸左右,我們目前順利完成了20多個訂單共計價值1000多萬元的產品生產。疫情過后將是個產品需求的爆發期,目前的產品預訂量就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美堅利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月林說。
這次的疫情會不會打擊到企業信心?趙毓波并沒有這個擔憂。
“疫情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次挑戰,在這個關卡中,企業主要盡可能地感知市場。困難中我們企業會抱團取暖,政府也是我們強大的后盾。3月17日國家財政部還發布了《關于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公告》,其中標準件出口的退稅率提高到13%,我們廠子3月22日正好有一批價值2萬美金的貨物出口到韓國,多退了600美金的稅呢!”趙毓波笑呵呵地說道。這個在標準件行業里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企業主對標準件行業今后的發展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