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持續深化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服務業融合,推動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優化生產線實現了提質、降本、增效。
在邯鄲現代中藥基地產業園的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新廠區,3名員工動作嫻熟地通過電腦操控著20多臺中藥生產設備。定量加水、升溫煎煮、濾出藥液等6道工序全部實現了自動化。
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致慜表示,中藥提取是保障中藥產品內在質量最關鍵的環節。“過去,靠人工完成這些步驟時,盡管有嚴格的規程和工藝參數設置,但由于員工對溫度、火候、計時起始時間等把控操作不完全相同,導致同一批次產品性能也有細微的差別,影響了產品的穩定性和藥效的一致性。現在,我們引進的智能化在線質量監控系統就解決了這些問題。”她說。
今年3月,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近3000萬元建設的數字化生產車間投入使用,實現了中藥制劑自動化、檢測智能化、實時監控動態化。
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檢查設備運行情況。(受訪者供圖)
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濕法鋰電池隔膜。在該公司的隔膜生產車間,長約200米的封閉無塵生產線上只有五六個工人在操作。原材料經過混煉熔融、擠出、鑄片、雙向拉伸等工序,形成了隔膜。
“膜越來越薄、強度越來越高,膜還能做得越來越便宜,能給客戶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立葉告訴記者。
今年3月,公司新建設的4條智能化生產線投入使用,推動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高。
目前,該公司跟清華大學、天津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大學、河北工程大學分別建立了研發合作實驗室。“我們每年大概拿出收入的5%左右投到研發當中去,去年研發投入有一億元。”陳立葉說。
據介紹,近年來該公司以每年20億平方米產能的增長量發展,目前已成為寧德時代、LG等企業的供貨商。
在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進行檢查作業。(受訪者供圖)
記者:岳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