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萬物競發。峰峰的廣袤田野間,綠意悄然涌動;產業園區里,機械的嗡鳴奏響奮進樂章;工廠生產線有序運轉,一派繁忙景象。這個春天,區供電公司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與安全生產、重大保電、優質服務等領域深度融合,以 “滿格電力” 的充沛狀態,為峰峰高質量發展全力保駕護航。
科技興農的“守護衛士”
走進和村鎮曹莊村邯鄲高新農業科技園區的智能溫室大棚,無土栽培的西紅柿掛滿枝頭,清香撲鼻。與傳統大棚不同,這里的溫度、濕度和光照均由智能系統精準調控,營養液通過滴灌直達根系。
“穩定的電力是智能系統的‘生命線’。”項目負責人汪超超感慨道。項目建設初期,區供電公司便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報裝流程,確保園區快速接電;利用電力大數據,為園區量身進行能效診斷、提供節能技術等方面的專業指導計劃;依托“村網共建”服務模式,電力聯絡員常駐園區,實時解決用電難題。“從線路巡檢到設備維護,他們隨叫隨到,讓我們能專心搞生產。”汪超超說。
如今,電力與科技的深度融合,讓農業大棚煥發新生機,成為鄉村振興的“標桿樣板”。
降本增效的“財富密碼”
“生產線一停,損失難以估量。多虧供電公司幫我們排除了隱患!”金隅太行水泥廠電氣工程師王昌俊回憶起上次緊急搶修仍心有余悸。今年初,區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主動上門,為企業排查出多處線路隱患并及時修復,避免了設備宕機風險。
針對企業用電痛點,供電公司還量身定制“能效診斷報告”,通過分析生產數據,提出優化設備運行時段、加裝無功補償裝置等建議。更讓企業驚喜的是,區供電公司鼓勵其探索“光伏+儲能”模式,利用峰谷電價差降低用電成本。“光伏項目投產后,不僅可以降低用電成本,綠色發展的同時還能享受政策補貼,一舉多得!”王昌俊對未來充滿信心。
電力服務的“加減法”,為企業辦電、用電提供便利,助力企業經營實現“開門紅”。
春耕春灌的“綠色動脈”
春耕時節,田間地頭一派繁忙。供電員工正在地旁用無人機巡檢灌溉線路。“以前人工巡線要兩天,現在半天就能完成,效率翻倍!”巡檢員小李說道。
為保障春灌用電,供電公司提前行動,更換老舊電桿、加裝漏電保護器,并為農戶開通臨時用電“極速通道”。大社鎮牛兒莊村村民王增友豎起大拇指:“從申請到接電只用了3小時,水泵一開,水就嘩嘩流到田里!”此外,安全用電宣傳也深入田間,工作人員“手把手”教農戶正確操作設備,避免觸電風險。
電力護航下,農田灌溉無憂,夏糧豐收底氣更足。張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