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陵川縣平城鎮秦家莊村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培樹“田園之約 日光鄉居”文旅品牌為抓手,全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擘畫出一幅宜居宜業、共富共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深耕“一片地”讓農業迸發新活力。平城鎮秦家莊村魚菜共生循環系統秦家莊村充分發揮土地肥沃的資源優勢,以科技助力,以數據賦能,持續深耕細作“土地”這篇大文章,先后建成350多畝設施蔬菜種植基地、150多畝水果采摘園、年處理畜禽糞便和玉米秸稈25萬噸的糞污秸稈處理項目以及集全自動溫控、通風和魚菜共生循環系統等農業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化智能玻璃連棟大棚,通過設施農業大棚的數字化升級改造和先進農業物聯網系統的配套建設,打造了一個與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相適應的高產穩產、生態良好的智慧園區,輻射帶動周邊群眾200余人,人均年增收 4500余元,形成了“設施蔬菜基地+有機肥生產供應+農業觀光采摘”三位一體的現代循環農業發展格局,蹚出了一條“科技帶產業、產業助增收”的綠色發展新路徑。
盤活“一間房”讓資源實現新價值。秦家莊村設施蔬菜種植基地依托現代特色農業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之勢,秦家莊村進一步挖掘閑置宅基地潛在價值,強力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建設,對秦家莊鄉原政府大樓進行升級改造,建成餐飲、住宿、學研為一體的公社研學民宿,滿足了不同領域學員特色化、多樣化實戰實訓需求;對村內破舊房屋進行統一拆除清運,開發親子樂園,建設窯洞餐廳,完善配套設施,將城市客群引入鄉村空間,實現了產品價值與消費需求的有效接駁;對200多間相對完好的傳統院落進行整體回收、保護修繕和分類運用,豐富歷史積淀,傳承農耕文化,力促現代特色農業、鄉村休閑旅游、康養研學體驗三大產業互促共融,蹚出了一條以現代農業為基、以鄉土文化為魂、以休閑旅游為形、以康養研學為勢的農林文旅康高質量融合發展之路。
扮靚“一個村”讓山鄉煥發新顏值。秦家莊村堅持“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改善+民生項目建設”三管齊下,先后完成了街巷路面鋪裝、美化綠化亮化、古建修繕、村標門樓、假山噴泉等環境整治工程,分步實施了雨污分流、河道治理、自來水升級改造、拱形骨架護坡等基礎設施工程,有序實施了特色文化長廊、村史黨建展廳、文體廣場、民俗長廊、民俗一條街等民生項目建設,開展了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制定了長效管護機制,配備了專門管護人員,杜絕了臟、亂、差現象,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善,民生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擰成“一股繩”讓群眾共享新生活。為了讓更多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秦家莊村在持續壯大自身的同時,堅持黨建引領、抱團發展,聯合周邊地域相連、產業相似、人文相近的8個村級黨支部成立聯合黨委,建立“黨委引領、支部聯結、群眾共富”利益聯結機制,將組織、資金、資源整合起來,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通過入股秦家莊村現有企業和產業項目的方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2023年,秦家莊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4.24萬元,帶動成員村及周邊村集體經濟增加分紅收入累計119.3萬元,實現了從“產業鏈”到“共富鏈”的轉變,彰顯出區域抱團合作的優勢,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
(吳艷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