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有約,花不誤。4月5日,“花映鑲月·醉美西河”淄博鑲月湖“百花節”在淄川區西河鎮馬家莊村鑲月湖森林公園拉開帷幕。美人梅粉若云霞,碧桃嬌艷欲滴……7萬余盆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鮮花盆栽,錯落有致地組合出一片如夢似幻的“百花秘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之前就在微信朋友圈‘種草’了鑲月湖百花節,正好趁清明假期帶孩子來感受一下春日氛圍,賞賞春花,嘗嘗春菜。”來自濰坊的游客齊清清一邊忙著拍照,一邊向記者分享。
除了如夢如幻的“百花秘境”,活動現場還別出心裁地設置了本地農特產品展銷區。山東大煎餅、霧嶺山山楂等20余種極具鄉土風味的特色產品紛紛亮相。
為了讓游客擁有更豐富的旅游體驗,鑲月湖周圍的村莊也積極行動起來。北坪村支起大鍋,熱氣騰騰的“大鍋菜”香味四溢;花雨溝村開設特產小賣部,將當地特色好物集中展示售賣;南坪村的大櫻桃也正式開園采摘,確保游客乘興奔“花”而來,盡興滿載而歸。
鑲月湖“百花節”只是淄川區春日文旅熱潮的一個生動縮影。隨著氣溫逐步回升,淄川區多地宛如被大自然打翻了調色盤,紛紛開啟“花海”模式,迎來一年一度的賞花熱潮。從3月16日杏山杏花初綻,熱情迎賓,到3月29日齊山櫻花節浪漫開場,再到4月2日龍泉鎮和莊村油菜花文化旅游節的舉行,一系列春日主題活動為淄川區注入蓬勃的“春日經濟”新活力。
齊山櫻花節期間,漫山遍野的櫻花競相綻放,如云似霞,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紛至沓來。據統計,齊山景區游客數量環比增長60%,周邊餐飲、住宿等行業也隨之迎來消費高峰。
第三屆淄川杏山杏花節則以花為媒,搭建起交流平臺,全方位展示淄博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以及鄉村振興成果。活動期間,游客們不僅能欣賞到杏花,還能觀看民俗表演,參與農事體驗等活動,深入感受鄉村的獨特魅力,為鄉村發展帶來新機遇。
花開成景,春菜成席,春日經濟的繁榮不僅體現在花海旅游上,特色春菜也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力量。賞花游玩后,齊清清一家選擇到周邊村子的農家樂“大快朵頤”。除了“西河美食”,馬棚村的香椿芽也是齊清清來之前就定好的“必點菜”。
馬棚村位于淄川區昆侖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展香椿種植業,2018年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現在,全村香椿種植面積近萬畝,年產量約一百萬斤,有“中國椿芽第一村”的美譽。
“咱村種的是‘紅芽’,別家的椿芽還在‘打盹兒’,咱這兒的就早早冒了尖,而且香味濃,營養價值高,根本不愁賣。每年能為村里增收20萬元。”馬棚村黨支部書記劉敏言語之間滿是驕傲,如今,香椿芽不僅是馬棚村的特色農產品,更成為當地響當當的名片,帶動了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等相關產業發展,為“春日經濟”增添一抹獨特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