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1日夜間開始,濟南市遭遇大風降溫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不利影響。為應對此次大風降溫天氣過程,農戶和農技專家在田間地頭積極行動起來。13日12時,商河縣殷巷鎮逯家村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基地里,工人還在和大風“搶時間”。“25個大棚中有幾個大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得知大風天氣到來后,他們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加固大棚。目前棚內的桃子還有1個多月就要成熟了,此時遭遇大風降溫天氣,可能對產量造成一定影響。“我們咨詢了農技專家,現在要抓緊時間覆膜,更換繩子穩固棚體,盡快采取措施調節生長、緩解冷害,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該負責人表示。
隨后,記者聯系上濟南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作物技術部的農技專家。農技專家表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后,陸地蔬菜及其他地上作物盡可能進行移栽和定植,受影響不大,這次受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是設施農業。大風天氣過程中,他們到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了科學指導。以大棚為例,主要是注意加密壓膜繩,并用沙袋或重物壓實棚膜邊緣,防止大風掀膜。另外,需要注意放風口的關閉和通風。雖然棚外刮大風,但陽光照射充足,如果長時間關閉,棚內溫度就會過高,農戶要利用大風間隔期通風,等棚內溫度下來了再把放風口關上。
當下,北方多地冬小麥進入春管關鍵期,如果大風過后小麥發生倒伏,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減少損失?濟南市農技專家支招,墑情不足的要抓緊澆水補墑,以水調溫,提高土壤熱容量,增強植株抗寒性,減輕低溫影響。有條件的,可往葉面噴施肥料和調節劑等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此前,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廣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株高50厘米左右、正處于拔節期的小麥來說,大風對其影響不會太大,倒伏的風險比較小;對于株高在七八十厘米左右、已經抽穗的小麥來說,遇到大風發生倒伏的風險比較大。
大風中倒伏的小麥通常過幾天會逐漸直起一部分。如果小麥出現了倒伏,不要人為將其扶起來,這樣可能會使小麥莖稈折斷。如果小麥倒伏了,可以噴一些磷酸二氫鉀或蕓苔素內酯,增加小麥的抗逆性,使莖稈變得強硬一些。(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