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紅牛長達七年纏斗尚無止息罷戰跡象,林木勤“偷著樂”。
2022年,東鵬飲料(605499.SH)旗下核心產品東鵬特飲市占率36.70%,一舉超過紅牛躍升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老大。
2003年,林木勤接手東鵬飲料并進行改制,2009年,重啟功能飲料,重新推出東鵬特飲,并全力打造。
林木勤效仿紅牛,但采取、低價差異化發展之路。依靠東鵬特飲,使東鵬飲料IPO上市,走出廣東、邁向全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
不過,盡管東鵬特飲已經坐上了中國功能性飲料的龍頭寶座,但風險依然存在。東鵬飲料“獨腿”支撐,雖然產品線不斷豐富,但在2022年,東鵬特飲貢獻了營業收入的96%。
中國功能性飲料市場前景廣闊,入局者越來越多,競爭日趨激烈。林木勤重營銷輕研發,產品創新不足,東鵬飲料要想保持高速增長,還需要下一番功夫。
“獨腿”邁向全國存隱患
東鵬飲料“獨腿”支撐的特征愈發明顯。
年報顯示,2022年,東鵬飲料實現營業收入85.05億元,同比增長21.8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14.41億元,同比增長20.75%。
2022年,受多種因素影響,消費市場景氣度不高,東鵬飲料仍然實現了業績快速增長,實屬不錯。不僅如此,公司全國性擴張、優化區域營收結構效果明顯。
曾經高度依賴的廣東市場,2022年,高端市場的收入占比由上年的45.94%下降至 39.50%。 此消彼長,全國區域收入占比由 43.10%上升至50.17%,華中、華東、廣西、西南、華北等區域收入均實現快速增長。
東鵬飲料稱,在推動全國全面發展的同時,公司積極探索海外發展機會,通過貿易商將產品出口到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 16 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功能飲料產品。
然而,東鵬飲料高度依賴大單品東鵬特飲的特征更加明顯。
2022年,東鵬飲料的核心產品東鵬特飲銷售收入81.7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96.08%。2021年,東鵬特飲的銷售收入占比為94.47%。其他飲料2022年實現收入3.19億元,同比減少14.23%,收入占比為3.76%。
東鵬飲料于1987年在深圳成立,原本是一家國有老字號飲料企業,起初主打涼茶和飲用水產品,其“東鵬”牌九制陳皮飲料曾在1994年榮獲廣東省食品工業協會頒發的優秀新產品獎。1998年,公司推出第一款國產維生素功能飲料東鵬特飲,效仿紅牛,但一直未能打開局面。
2003年,東鵬飲料經營陷入困境。曾在中國紅牛代工廠當過廠長的林木勤接過東鵬飲料,并在6年后重啟東鵬特飲。
林木勤在效仿紅牛的同時,改進了紅牛產品弊端,包括價格、包裝等方面。當時,一罐紅牛250毫升,零售價6元,對于普通市民來說有點高。易拉罐包裝,打開了就得一次性喝完。林木勤采用PET塑料瓶,使用自己專利設計的防塵蓋,解決了紅牛的痛點。
“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盡管東鵬特飲的廣告與紅牛高仿,但低價的差異化,讓東鵬特飲迅速崛起。
始于2016年,行業老大紅牛卷入中泰商標權爭奪拉鋸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東鵬特飲趁此良機高速發展。
2021年、2022年,東鵬特飲銷量分別約150.83萬噸、185.94萬噸,市場銷售量占比分別為31.70%、36.70%,均居中國功能飲料之首。2022年,東鵬特飲的市場銷售額占比由23.40%上升至26.62%,繼續保持第二。
2020年,東鵬飲料IPO時,市場對其高度依賴東鵬特飲頗為質疑。
其實,近年來,東鵬飲料積極培育第二產品曲線,目前來看, 效果并不明顯。
創新營銷研發不足
東鵬飲料迅速崛起并超越紅牛,與其重金營銷有關。
分析人士稱,長達20余年,紅牛飲料坐穩中國功能飲料市場第一把交椅,“困了累了喝紅牛”的廣告語早已家喻戶曉。東鵬特飲借與紅牛高度相仿的廣告語,迅速提高了知名度,雖然冒著抄作業的風險。
此外,中泰紅牛商標權之爭,讓其無暇顧及東鵬特飲。
在營銷方面,林木勤確實動了腦筋。東鵬飲料在年報中表示,圍繞“8群20類”重點消費人群的客戶戰略開展整合營銷傳播,著重深耕電競人群、開車人群、運動人群。
2022年,東鵬特飲成為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官方指定功能飲料,通過217個比賽日多方位的廣告形式將品牌植入賽事,總曝光173.3億次,與粉絲深入互動,提升品牌在電競領域的認知度。與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滴滴出行繼續深入合作,通過語音導航共計覆蓋90%以上的開車人群。此外,通過贊助BSK籃球聯賽、NYBO青少年籃球公開賽、HHI世界街舞錦標賽等賽事,達到與運動人群的深度互動。
此外,東鵬飲料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湖南衛視等等媒體開展深度合作,深度植入《破事精英》等熱劇、冠名韓紅首次線上演唱會、通過小紅書、知乎等新媒體平臺發聲等鋪天蓋地營銷,全方位觸達目標人群。
東鵬飲料還出人意料地牽手樊登讀書,推出“開蓋有書香”活動,被市場稱為“跨界營銷、創新營銷”。
為此,東鵬飲料每年投入巨資。2017年至2022年的6年,公司銷售費用合計達66.35億元。銷售費用中,宣傳推廣費不少,2020年至2022年,其宣傳推廣費分別為4.07億元、6.45億元、6.36億元。
與營銷創新相比,東鵬飲料的研發就相當平凡了。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為0.44億元,較2021年增加95.88萬元。與之對應的是,2022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163人,較2021年增加29人。
研發人員數量增加29人,研發費用僅增加95.88萬元。僅僅是薪酬方面,不增反降。
2022年,公司銷售人員數量達5856人,較上年增加440人,占員工總數的69.04%,銷售費用增加0.81億元,薪酬增加0.86億元。2022年,銷售費用、銷售人員分別是研發費用、研發人員的32.93倍、35.93倍。
與之相關的是,東鵬飲料研發能力不高。主要表現為,東鵬特飲與紅牛飲料相比,包括口感、味道、營養成分等方面,并無明顯創新。在咖啡、電解質水等方面,東鵬飲料也是跟在同行后面,也未見有創新且有吸引力的產品。
功能飲料市場前景廣闊,新的競爭者不時涌現,舊的對手在發力,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已經成為中國功能飲料市場銷量龍頭的東鵬飲料,是時候在研發方面下點力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