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宿華乘風去,一笑定乾坤!”
短視頻巨頭快手(01024.HK)掌舵變更,宿華辭任董事長,快手CEO程一笑將兼任董事長一職。
帶領快手上市八個月后 ,宿華辭任CEO一職,時過兩年,又辭去董事長之職,徹底淡出快手的江湖。
宿華辭任,是在快手終于盈利之后。不過,另一面是,快手的股價仍然在“坑”里掙扎。
進入程一笑時代的快手,會有哪些新故事?
宿華再辭任程一笑接任
10月20日晚,港股上市的快手公告稱,由于需要專注其他事務,自2023年10月29日起,宿華不再擔任董事會董事長,將繼續擔任執行董事和薪酬委員會成員,其不同投票權不會發生變化。
宿華表示,對于曾擔任公司董事長深感自豪,并有信心在辭任首席執行官兩周年之際,董事長繼任過程也將順利有序進行。宿華還表示,將繼續致力于為集團創造長期價值,并相信集團有堅實的基礎實現戰略目標。
作為快手的掌舵人,宿華曾兼任董事長和CEO在內的核心職位。2021年2月,快手港股上市,當年10月,宿華辭任CEO,繼續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薪酬委員會委員,負責制定公司長期戰略。程一笑出任CEO,負責公司日常運營及業務發展。
兩年后,宿華辭去董事長一職,仍由程一笑接任。
公告稱,程一笑出任董事長后,其不同投票權不會發生變化。董事會相信,由同一人兼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角色,可確保集團在推進長期戰略方面的貫徹領導,并進一步深化集團的變現能力并優化集團運營效率。
百度百科顯示,宿華出生于1982年,今年41歲,畢業于清華大學軟件學院,快手聯合創始人。他在完成七年學業后,攻讀博士時選擇退學。
創立快手之前,宿華先后在Google、百度(09888.HK)等技術領先的互聯網公司負責搜索和推薦算法、系統架構等后端技術研發,在百度做鳳巢系統架構師。宿華經歷過創業失敗,也經歷了參與創立的技術公司被阿里巴巴收購,快手是宿華的第三次創業。
宿華持有快手9.99%股份,2022年財年薪酬收入為519.9萬元。
2023年3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宿華以310億元財富位列榜單第668位。
程一笑出生于1984年,畢業于東北大學,是快手的聯合創始人。在創立快手之前,程一笑于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在惠普擔任軟件工程師兼開發工程師,并于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在人人網任職。
2011年,程一笑開發了一款名為“GIF快手”的產品,供用戶制作及分享GIF動圖,這就是快手的前身。
2013年,程一笑與宿華的創業團隊合并,快手由工具軟件轉型為短視頻社交平臺。2021年2月5日,程一笑和宿華一起,在港交所敲響了快手上市鐘聲。
降本增效帶來的首次盈利
兩次辭任,宿華幾乎徹底淡出了快手的江湖。宿華的淡出,有兩個關鍵性節點。
辭任CEO,是聯合創業八年后,快手上市,宿華向程一笑交出CEO之棒。這一次辭任,是快手首次集團層面盈利。
快手曾長期虧損。2017年至2020年,快手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3.41億元、203.01億元、391.20億元、587.8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分別為虧損200.45億元、124.49億元、196.52億元、1166.35億元。營業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凈利潤持續大幅虧損。
2021年2月上市,4月份披露2020年度財報,巨虧超1100億元,引發了高度關注和爭論。
快手在公告中稱,“虧損1166億元”的原因在于,按照國際財務會計準則,應把優先股計為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記為虧損。上市后,優先股價值變高,虧損也相應變多,這部分虧損并不是業務原因造成的。
對比各項財務數據,這部分虧損主要源于公司在業務大幅增長的背景下,仍選擇加大投入,謀求更大的市場。
快手的解釋并未有效釋放市場情緒,因為公司持續虧損。2021年,快手營業收入增長至811.17億元,凈利潤為虧損780.74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為942.03億元,凈利潤依舊為虧損,虧損額為136.91億元。
直到今年二季度,快手才拿出還算亮眼的財報。
今年二季度,快手實現凈利潤14.8億元,經調整后凈利潤26.9億元,大幅高于市場一致預期的14.99億元。同時,營業收入達到277.44億元,同比增長27.9%。
程一笑在財報中表示:“我們很自豪在2023年第二季度實現了盈利能力的又一個關鍵突破,取得自上市以來的首次集團層面凈利潤,這得益于我們持續擴展充滿活力的用戶和內容生態系統、優化變現模式和提升運營效率......”
不過,亮麗業績來自于“降本增效”。
今年一季度,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減少7.65億元,研發開支同比減少6億元,行政開支同比減少0.7億元。二季度,銷售及營銷開支為86.4億元,同比減少1.4%,研發開支同比減少1.2%至31.5億元,行政開支同比減少3.9%至9.4億元,規模一共同比減少了2.64億元。
其實,2021年上市后,快手就開始降本增效。今年二季度的銷售及營銷開支,較2021年同期減少了26.34億元。
當然,營業收入規模增長、毛利率上升,也是快手盈利的重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快手綜合毛利率48.42%,2019年至2022年的同期分別為32.35%、34.34%、42.51%、43.38%。
快手有新故事嗎
宿華辭任后的去向,是退居幕后還是繼續引領創新,亦或是有其他去向?
對于快手而言,盈利能否持續,取決于成本和業務兩大核心因素。未來,成本下降的空間可能不會有很大,那么,業務是關鍵性決定因素。
業務方面,快手進行了調整,優化了廣告業務發展重點。
今年二季度,直播業務收入100億元,同比增長16%,在線營銷服務(廣告業務)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30.4%,其他服務收入為34億元,同比增長61.4%。
廣告和其他服務的收入,在快手總營收中的占比達64%左右,二者均增長均超過30%,帶動了二季度盈利。
廣告業務和其他服務具有高毛利屬性。廣告業務高毛利是顯而易見的,其他服務業務包括電商、網絡游戲及其他增值服務三部分,也屬于高毛利業務。
快手電商的收入主要是向商家收取交易傭金,只要GMV的規模和增長快,快手電商的收入就會高。今年二季度,快手電商GMV為2655億元,同比增長38.9%。
快手電商始于2018年。2023快手電商引力大會上,程一笑給電商業務定調,電商業務是整個快手商業生態的中心。
短視頻平臺都選擇貨架電商,快手也是走這一路徑。不過,無論是直播電商還是貨架電商,對快手而言,均存在包括供應鏈涉及的招商、商家管理、平臺運營涉及流量分配機制等諸多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快手發力電商也將面臨殘酷的競爭。京東、淘寶、天貓、拼多多等巨頭,都給了快手較大壓力。
進入程一笑時代,快手會有哪些新的故事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快手首次盈利了,但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差強人意。
2021年2月5日,快手登陸港交所,發行價115港元/股,收盤價300港元/股,10天后的2月16日,股價上漲至417.8港元,較發行價上漲了263.30%,市值高達1.72萬億港元。今年10月20日,收盤價56.55港元/股,較巔峰價下跌了約86.46%,市值為2463億港元,蒸發了約1.47萬億港元。今年初以來,股價也下跌了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