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王杰仁)9月15日,邯鄲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學黨史辦實事”50項惠民實事系列第十三場新聞發布會,市行政審批局有關負責同志就村(社區)綜合服務站提升情況進行了通報。
據了解,村(社區)綜合服務站作為黨和政府在廣大農村及眾多社區的基層橋頭堡、服務最前沿,不僅是提供各類政務服務的場所和窗口,還承擔著宣傳黨的政策、展示政府形象、服務群眾需求、傳播正向力量的重任。村(社區)綜合服務站提升工程,是有效提高基層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實現百姓“辦事不出村”。
為建好、管好、用好村(社區)綜合服務站,全市堅持高位推動、專題研究、專班推進,著力開展了以下五大專項行動,力爭把綜合服務站打造成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打造成服務群眾溫暖民心的陣地:
消滅基層政務服務空白。除空心村等確實不適合建站的情況外,原則上所有村(社區)必須建立綜合服務站;建立健全動態調整、實時更新的長效機制,加強對村(社區)綜合服務站的全程管理。
全面提升場地硬件環境。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因地制宜、節約實用”的原則,規范村(社區)綜合服務站場所建設,實現“六個統一”,即:服務標識、辦公場所、辦事區域、設備設施、政務公開、運行機制等六個統一。
優化完善政務服務事項。全面梳理村(社區)綜合服務站代辦、幫辦的政務服務事項,建立健全村(社區)綜合服務站代辦、幫辦機制;推動村級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
全面提高政務服務能力。加大對政務服務工作人員的培養力度,持續精簡申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優化服務流程,加強日常管理,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和水平。
打造基層政務服務亮點。以建設標準最高、規范程度最高、服務能力最強、服務水平最優為目標,在全市打造565個“樣板間”綜合服務站;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市基層政務服務能力再上新臺階。
目前,邯鄲市5844個村(社區)已全部建立綜合服務站,著力打造的565個“樣板間”綜合服務站也已高標準全部建成。各縣(市、區)取得了明顯成效。叢臺區著力打造了“一村一站一品一特色”;肥鄉區對22項即辦事項、28項幫辦事項編制手冊;曲周縣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開通“農技服務直通車”窗口,為農民面對面提供專業指導服務;永年區設置“一碼通”專區,;廣平縣與新華書店合作,為綜合服務站配備電子圖書墻;涉縣建立“村(社區)綜合服務站掌上服務平臺”;峰峰礦區、雞澤縣、邱縣與建行、供銷社、郵政等機構合作,通過“裕農通”、“益農管家”等平臺,向群眾提供多項服務;冀南新區、經開區、邯山區、復興區、涉縣、魏縣等縣區分片召開“樣板間”觀摩會,推動了村(社區)綜合服務站提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