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王杰仁)9月16日下午,邯鄲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學黨史辦實事”五十項惠民實事系列第十六場新聞發布會,邯鄲市交通運輸局就“四好農村路”提升情況進行通報。
“四好農村路”提質升級工程是提升人民群眾出行質量,服務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先導性工程,同時,也是邯鄲市今年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50項惠民實事的重要內容之一,任務目標是建設改造農村公路644公里,重點是整治“翻漿路”628.9公里。截至目前,邯鄲市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改造595公里,完成任務比例92.3%,其中“翻漿路”整治完成583.8公里,完成任務比例92.8%。
據介紹,邯鄲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村現代化步伐的重要舉措。以市政府令出臺了全省第一部《農村公路管理辦法》,《辦法》集規劃、建設、養護、管理、考核五位一體,明確縣鄉政府的農村公路主體責任,實現了農村公路有人管、有法依、有章循的目標。目前全市所有縣(市、區)全部出臺“路長制”實施方案,縣鄉兩級政府均成立路長制辦公室,截至目前,共有路長4874名,7169條縣鄉村道路已全部設置路長制信息公示牌。
邯鄲市深入推動農村公路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特色資源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農村公路+產業”“農村公路+旅游開發”等發展模式,著力建好資源路、旅游路、特色產業路,將農村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助力農民增收,讓農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十三五”期間,邯鄲市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5978公里,橋梁522座,安防工程810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44公里/百平方公里,有效提升了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改善了路網結構。全市農村公路沿線發展電商6000家、農家樂33000家、生態采摘園5800家、服務驛站13000家,不僅有力地帶動了農產品銷售、鄉村旅游發展,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就業門路,更促進了農村與城市的交流與融合。
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目標,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深入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活動。截至目前,邯鄲市“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省級示范縣創建數量均居全國、全省前列,有效帶動了全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整體質量和發展水平。同時,開展了“美麗農村路”創建活動,通過試點示范,不斷探索創新,共創建市級美麗農村路185條、1800余公里,省級精品示范路12條、200余公里,創建里程全省領先。圣福天路、云中天路、玫瑰大道、黃金大道、櫻花大道與糧畫小鎮、黃瓜小鎮、民俗小鎮、成語小鎮等美麗鄉村互聯互通,將旅游公路變成了公路旅游,助推了全域旅游的快速發展。
圍繞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邯鄲市交通運輸局嚴格執行農村公路安全監管相關法律法規,開展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截至目前,邯鄲市共有橋梁1626座,其中四五類危橋64座,危橋比例低于4%。2018-2020年共計完成1167公里安防工程,完成102座危橋改造。同時,加大農村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力度,健全了縣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