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李輝)9月16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學黨史辦實事”50項惠民實事系列第十四場新聞發布會,市殘聯、市民政局有關負責同志就助殘助孤服務工程情況進行了通報。
今年邯鄲市助殘助孤兩項服務工程的任務目標分別是:為殘疾人提供康復、輔助器具適配、就業培訓、托養、教育、家庭無障礙改造等服務29195人次;按照分類救助原則,對符合條件的城鄉困難群眾提供生活救助。
今年以來,市殘聯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引向深入,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第一時間成立民生工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和工作《督導方案》。加強督導檢查,確保項目質量。及時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實行臺賬管理;責任領導每周督導提醒、每半月會議調度、每月通報進度;建立縣級領導分包責任制,清單式管理,銷號式推進。廣泛宣傳報道,提升政策知曉度。通過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發布民生工程動態信息;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基層宣講,積極引導廣大殘疾人參與、支持、監督民生工程。
截至目前,全市已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17929人次,適配輔助器具5430件,培訓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4045人,新增城鄉殘疾人就業2569人,提供托養服務1849人,實施家庭無障礙改造1938戶,資助貧困殘疾大學生及殘疾家庭子女大學生96名,累計服務殘疾人3.38萬人次,任務完成率116%,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
市民政局以“三全三到位”為標準,即確保孤殘救助標準全提高、集中供養全覆蓋、綜合服務窗口全建立,孤殘保障對象精準認定到位、政策落實到位、資金保障到位,扎實開展助孤服務民生工程,有效幫扶困難群眾解困脫困。
“一門受理”窗口全部建立。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機制,依托鄉鎮(街道)行政綜合服務中心,全部建立社會救助綜合服務窗口,統一受理、轉辦(介)社會救助申請事項。社會救助基金作用凸顯。對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落實后,基本生活依然困難的脫貧戶、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及其他城鄉特殊困難群眾,通過社會救助基金予以救助。今年以來,我市社會救助基金會共新增募集資金195.45萬元,救助城鄉困難群眾315人,發放救助金82.11萬元。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制定出臺《邯鄲市民政局“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實施方案》,通過走訪慰問困難群眾,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宣講救助政策。
截至8月底,全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2.94萬戶,21.97萬人,累計發放城鄉低保資金4.88億元;保障2.3萬名城鄉特困供養對象,累計發放特困供養資金1.25億元。為5.9萬困難殘疾人和8.3萬重度殘疾人累計發放7095萬元生活和護理補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