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在東昌府區堂邑鎮路莊村一個雕刻葫蘆加工點內,37歲的李三紅正和同事認真地雕刻葫蘆。從事雕刻葫蘆十多年,她已經成為葫蘆雕刻技藝的專家。
李三紅還有一個身份,是堂邑鎮路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6年前因車禍意外去世,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和老母親,最小的孩子只有兩個月大。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李三紅沒有服輸。“我相信,靠自己的雙手,只要踏實肯干,一定能夠讓家人的生活好起來。”雖然貧困,但李三紅非常積極樂觀。她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還在葫蘆加工點工作。她的母親在其他廠里打零工,也能掙一部分錢來補貼家用。
李三紅在葫蘆加工點工作十幾年來,廠里學習手藝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但她堅持了下來。從烙畫到雕刻、掐絲,李三紅慢慢地從一個學徒成長為廠里的技術骨干。看著雕刻的葫蘆栩栩如生,大家夸她技藝好,她總是報以靦腆的微笑。
如今,李三紅還教授貧困村中留守婦女學習雕刻技術,帶動蘇堤口村20余人依靠葫蘆雕刻致富。李三紅不僅雕刻技術越來越好,更實現了生活質量的提升。
“我母親前幾天因為高血壓病住了好幾天院,費用都報銷了,兩個孩子的學費也都有減免。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只要肯努力,日子會越來越好的。”李三紅微笑著說。